【#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旅游日语与跨文化交际》,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旅游日语与跨文化交际
作者:刘步庭
来源:《牡丹》2017年第12期
本文以日语专业旅游日语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意义,探讨了在旅游日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具备的要素,包括认知能力、状况调整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感受力,然后通过四要素分别阐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具体的旅游日语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 一、研究意义与目的
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间的接触机会激增,作为外语学习目的之一的跨文化理解与交际也愈发被重视。伴随着中日经贸繁荣发展,中日交互旅游人数也不断攀升,以2015年为例,来华旅游日本人达249.77万人次,仅次于韩国位列全球第二;另一方面,赴日中国游客急剧增加,高达499.38万人次。因此,从培养日语人才的角度考量,在旅游日语教学中,除了语言学习之外,如何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来有效地应对在实际观光旅游、商务旅游甚至日常旅游中的各种情况,显得极有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具备的四个要素,提出在旅游日语课堂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以期为旅游日语教学提供教学启發。 二、先行研究
就跨文化交际,胡文仲在著作《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中总结了中国高校外语教育的历史与发展进程。中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研究, 80年代中期,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与黑龙江大学为首的几所高校,开始开设不同形式的跨文化交际课程。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涵盖面与定义为:一是与语言相关的三个能力: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guistic competence)以及谈话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二是与文化相关的能力,即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对于日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修刚在《中国高等院校日语教育的现状与展望》一文中指出:针对当前高校日语专业形势,应当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突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并指出进行跨文化交际必须具备两方面能力:一是运用语言或非语言行为传递信息和接受信息的能力,二是对两种文化的理解能力。旅游日语课程,无论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成果检验来说,都是一门侧重实践与交流的课程,而且旅游本身就是两种或多种文化的碰撞。语言本身只是媒介,只有了解和接受语言背后潜在的文化,人们才能更好地享受旅游,避免冲突与不适。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必备的要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综合上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先行研究,笔者结合目前旅游日语课堂教学现状,总结了旅游日语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必备的四点要素。 (一)文化意识
在旅游日语课程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加强对日本语言文化及社会文化等知识点的导入,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能解释、说明他国的文化。另外,学生要将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关联起来,承认并了解文化差异,形成文化意识,在跨文化的交际行为中,学生要让意识落实到行动中。 (二)场面调节
(1)观察力。自觉地了解中日文化,灵活地观察并比较彼此的差异,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2)共情力。跨文化交流活动纵横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国情、社会、心理、认知、历史。除了知识本身,作为主观个体,能与对方文化产生共情,或者将本国文化以恰当形式输出、展示,引发共鸣。
(3)柔韧性。跨文化认同是学生跨越文化边界,与其他文化的成员相互适应、相互建构的。多元文化的人不皈依于某一种文化,因此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柔韧性。
(4)忍耐力。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旅游过程中因生活习俗或习惯引起的摩擦,都需要极高的忍耐力来协调。
旅游日语教学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旅游会话、用语,进而在实际旅游中,学生能够担当中日交流的桥梁。这就要求学生除具备语言知识以外,还应具备观察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包容力。
(三)自我调整
旅游日语所使用的场合,多数为不断与各色人等交际的情况。这就要求学生能在情绪管理层面上自我调整,自我处事态度往往决定交际质量,在跨文化背景下与他人沟通之前,往往也会有由预先印象或定势带来的情感态度。这些交际前的态度给学生戴上有色眼镜,不能如实描述看到的客观现象,产生误解。如果学生能够事先意识到这一点,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先入为主的消极情绪,减少负面情绪对交际的影响。一旦意识到这样的情绪产生,学生要懂得自我调节,以积极心态、态度去面对交际。 (四)感受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引导学生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要求学生主动发现、能动参加,提高感受能力。除了学习语言,下意识培养沟通技巧与能力之外,学生还需要培养对文化的感知,能动地发现问题,带着疑问查阅资料,借鉴日本人以及中国人的处事方法,以提高感受力。 四、结语
本文总结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四要素,并对其与旅游日语课堂教学的结合进行了分析。但是,关于如何将四要素运用于旅游日语实际教学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尚未提及,并且其可行性、有效性尚待检验。笔者拟于今后针对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四个要素,做课题研究,提出在旅游日语课堂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可行性方案。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W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