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探索创新方法提升非公党建工作水平

2023-01-14 08:2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努力探索创新方法提升非公党建工作水平》,欢迎阅读!
党建工作,探索,提升,水平,努力
努力探索创新方法提升非公党建工作水平

作者:王相府

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4年第10



王相府

近年来,随着德惠市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企业成长迅速,伴随着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从业人员也不断增加。全市现有非公企业384 家,共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154 个,党员511名。德惠市委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引导非公企业健全基本组织、建强基本队伍,真正使非公企业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提高了非公企业党建水平。

一、完善制度机制,通过提高管理水平规范非公党建

一是创新举措。指导工商、地税等服务部门借助职能优势,把促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融入业务工作之中,对于新注册的非公企业,具备组建条件的,一律同步建立党组织。采取地税局等服务部门牵头,联合企业建协会,依托协会建组织的模式,激发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的积极性,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的向心力,有效解决了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难、建设难的问题,扩大了党的工作覆盖面。二是注重组建。为支持非公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发展党员,将市直有关部门和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进行结对,建成“党建工作帮扶对子”,市直机关党办主任作为非公企业党建业务的指导员,负责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规范运行,目前,已派出指导员21 人。乡镇组织委员作为未建立党组织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联络员,负责引导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并为有意向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提供业务上的帮助。向短时间内没有条件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派驻党支部,共派驻党支部72个,派出人员总数216 人。

三是强化管理。基层党委派出党建工作指导组,对建立党组织条件成熟的非公企业全面指导,保证建立一个、成功一个,规范管理非公企业党组织,在非公企业内部设立专门活动场所,开展组织生活。各支部组建完成后,组织总支书记、副书记和各支部书记统一到市委党校接受专题培训,提高党建工作素质,增强驾驭全局、服务群众的能力。各企业党组织还严格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要求,将非公领域党员发展列入年度发展计划。

四是提升服务。企业的根本目的在于搞好生产经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此,指导企业党组织以“双强六好”为标准,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广泛发动党员职工开展“我为企业献一计”、“奉献在岗位”等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活动,协助企业作出符合党的路线、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的科学决策,推动企业发展。

二、创新组建模式,扩大非公领域党组织覆盖面

采取“行业建党”的模式,在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确定布海、朱城子、大青咀三个乡镇为试点,指导布海地税分局牵头,采取联合企业建协会、依托协会建组织的模式,吸纳达利食品、徐老扁食品酿造、辽丰禽业等数百户非公企业,成立了德惠税务布海普及税法协会党总支。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行业领建经验交流会,指导地税、工商、教育、卫生、住建等部门牵头,依托“行业建党”组建模式,联系辖区党员建立协会组建党组织。通过交流会,天台镇学习

“行业建党”的模式,联合辖区内民营企业家成立了天台镇民营企业家协会,并建立了党支部。采取“村企联建”的模式,在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跟着产业走,生活不用愁;跟着支部干,农民有钱赚”,这是当下义和村村民最流行的一句话。布海镇义和村辽丰禽业有限公司是德惠市“村企联建”模式的试点单位,非公企业建立之初,组建党组织条件不成熟,由义和村党总支提供党建支持,把辽丰禽业有限公司党支部挂靠在义和村党总支之下,成为义和村党总支的


一个下属支部,村总支书记在企业兼职,加大指导力度。“村企联建”的模式,使村企真正融合成了一家,本着“信息互通、大事互商、难事互助、实事互办”的原则,企业办不了的事,村里办;村里办不了的事,企业办,实现“互利双赢”,推进了农村和企业的党建工作经济发展。

采取“企企联建”的模式,在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以企带企、以强带弱或多个企业共同建立党支部。长春市天成牧业公司和德惠市九葆酿酒实业公司党建工作基础比较好,辐射带动能力比较强。对此,按照“企业自愿、党员认同、群众认可”的原则,德惠市委派出党建指导员积极与企业协商,将天成牧业和九葆酿酒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与大地蛋鸡养殖场、振和牧业、鸿利有机肥厂和圣达牧业等几家未设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进行联建,将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党的影响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延伸,使联建的各个企业实现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形成了“企企联建,共建多赢”的良好工作局面。

三、通过非公企业党建,促进各方面工作取得长足进展

有利于党员作用的发挥。企业建立党组织后,党员有了自己的“家”,有了发挥作用的平台。在党组织的带动下,党员参加活动、生产经营的积极性被充分激发,模范带头作用充分显现。广泛开展“双培双推”活动(把技术骨干和管理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管理能手;把经营管理层中的党员骨干推选为党务工作者,把优秀党员和党务工作者推荐到企业管理层),企业员工生产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企业党员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宣传企业合法经营政策法规,合理解决经营决策与劳资关系,为企业快速、健康、稳步发展提供着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

有利于党内活动的开展。企业党组织经常组织党员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及文体活动,让辖区困难党员、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社会的温暖;让百姓了解党的相关知识,使之更加相信党,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布海普及税法协会党总支开展非公企业活动“三化”建设,即资助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保证每一名学生有学上,形成了常态化;定期到敬老院慰问老人,让他们感到社会的温暖,形成了制度化;帮助困难群众选定致富项目,寻找致富道路,形成了模式化。

有利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通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党组织在非公领域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作用进一步加强,尤其是“行业建党、村企联建、企企联建”,使企业与农村、企业与企业得到了资源互补,既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又解决了居民的就业问题。

在非公企业内部,往往因为企业与雇工之间的利益问题引发很多社会矛盾,也会引发企业的生存危机,从而形成众多的不稳定因素。通过采取“行业建党、村企联建、企企联建”的模式,更好地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置于党的领导之下,更好地将企业内部党员、职工纳入党组织管理之下,通过发挥协会党组织和企业党组织的指导作用,帮助企业与职工共迎风险、共渡难关、共谋发展,指导非公企业党组织积极宣传有关党建政策、法规,引导企业主和党员职工进行沟通,拉近关系,及时化解矛盾,尽力减少不稳定因素,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在德惠税务布海普及税法协会成立之前,税收人员的工作很难开展,纳税人见到税收人员往往不是躲就是藏,甚至会引发矛盾冲突。协会党总支成立后,对税收政策进行了公示,让百姓知道了自己所交钱的来龙去脉,纳税人主动纳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而且还能做到督促别人纳税,征纳矛盾得到缓解。

企业建立党组织后,改变了以往企业出资人一人独大的企业管理格局,通过党组织的协调,企业党员和员工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意识明显增强。德惠税务布海普及税法协会党总支开展“四比四创”等活动,组织企业员工和党员向当地困难群众捐款捐物,帮助困难家庭解决燃眉之急,通过帮扶困难群众,拉近了群众与企业党组织之间的距离,做到了企业党员与群众的“零距离”接触。■




责任编辑/李文31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VH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