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复习提纲

2022-11-20 16:07: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复习提纲》,欢迎阅读!
保育,提纲,婴幼儿,复习,教育
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

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

1、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指因食物中铁摄入不足,致使体内铁缺乏,造成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贫血,一般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婴幼儿贫血中最常见类型。此病发病率最高,对健康威胁最大,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婴幼儿疾病之一。 2皮肤是保护人体的一道防线,覆盖在人体表面,柔韧而又弹性。皮肤在调节体温、随汗液分泌排泄代谢废物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3、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是由2、婴幼儿、新生儿、婴儿期、幼儿期的区(七) 注意观察婴儿添加食物分? 后的反应;

幼儿是指出生至不满3岁的小儿,(八) 6~12婴儿的辅食添加建其中从出生未满28日为新生儿期;自出生议。 至不满1周岁称为婴儿期;1岁至不满311在每天保证80g~120g幼儿配方奶粉或周岁(12岁)称为幼儿期,即出生第2350ml普通液体奶的基础上,1~3年和第三年。 幼儿每天需要的营养要求? 3 婴儿期的健康体检要求? ()蛋类、鱼虾肉、瘦畜禽肉等100g

根据婴幼儿健康体检要求,婴儿出生(二)米、面等谷类食物100g~150g; 后一年内定期健康检查4次,分别为3()新鲜的绿色、红黄色蔬菜150g~200g 月、六个月、九个月、12个月,6个月测(四)新鲜水果150g~200g 查一次血红蛋白,8~9个月进行一次听力筛(五)植物20g~25g 查。 在此基础上,每月还应该选用猪肝75克,或鸡肝50克,4 幼儿期的健康体检要求? 或羊肝25克,做成肝泥,分次食用,以增加维

幼儿期应每6个月体检一次,每年测生素A的摄入量。 于食物中热量、蛋白质摄入不足造成的营养缺乏症,简称营养不良。此病以体重不增、生长发育停滞、脂肪逐渐消失以及全身个系统功能紊乱为特点,常伴有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缺乏。营养不良分为两种,蛋白质营养不良和热能营养不良。 4、记忆是一个重要的心理过程,是对经历过的食物的反应。记忆主要有再认和回忆两种形式。

5、认知是感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全部心理过程的总和,是大脑反应客官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人的认知来源于动作,动作既是感知的源泉,也是思维的基础。

6言语是指个体根据所掌握的语言知识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过程,即实际的话语。言语是语言的传递过程,它既包括听、读等感受和理解的过程,也包括说等表达过程。言语分为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两部分。外部语言是用来进行交流的言语,内部言语是伴随思维活动产生的不出声的言语。 7早教基地的任务一方面是对孩子实施寓教于乐的保育与教育,提高学前儿童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更要提高家长的教育力。

8早教基地的总目标为为0~3岁的婴幼儿及其家庭提供全程、全方位、富有个性的服务,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在家庭和社区中树立体现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新理念。

9、特殊儿童是针对学习需要的特殊性而言,单纯身体或心理特点上的特殊,并不是构成特殊儿童的条件,特殊儿童所具有的身心特点必须能够造成其对学习的过程有不同于一般儿童的特殊需要。

10、早期干预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既以教育人员为儿童提供教育训练为主,同时兼顾他们的医疗保健、社会心理咨询、家长与社区教育问题的合理解决来配合教育目标的实现。

11、异食癖是指进食非实物性的异物,如玩具上的油漆、灰泥、煤渣、墙皮等,是一种进食过程中的特殊嗜好。

12、精细动作是指手和手指的运动,以及手眼协调作物体的能力,如抓饼干、捏小米花、握笔绘画、使用剪刀等。

13、认识发展是指个体认知结构和认识能力的形成,以及随儿童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发生变化的过程。

14、感知动作思维就是思维过程离不开直接的感知和动作,思维在动作中进行,与行动分不开。

15抽象逻辑思维是以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

简述题:

1 婴儿期的保健要点是什么? (一) 合理喂养

(二) 促进感知觉和运动的发展 (三) 坚持户外活动鱼体格锻炼 (四) 按时预防接种

(五) 定期健康检查及预防常见病 查一次血红蛋白、筛选一次听力,系统观幼儿的体格生长和营养情况。做好预防接种及佝偻病、贫血、营养不良、肥胖等常见病的预防工作 5 乳牙有几颗?乳牙萌发的顺序? 乳牙共有20颗,有上下各4个切牙、2个尖牙、4个磨牙组成,萌出一般在6月左右。乳牙萌出顺序为:上下中切牙、上下侧切牙、上下第一乳磨牙、下上尖牙、上下第二乳磨牙。 6 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 (一) 骨骼迅速生长,柔软易弯 (二) 肌肉收缩力、耐受力弱 (三) 关节和韧带较松弛 73岁内儿童每日需要睡眠时间? 1~6月,每天需要睡眠16~18小时,7~12月每天睡眠时间14~15小时,1~2每天睡眠13~14小时,2~3岁每天睡眠12小时。 8、母乳的营养成分特点是什么? 母乳是0~6个月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非常适合体格快速生长发育、生理功能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婴儿,是其他哺乳类动物的乳汁无法相比的,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特点是: (一) 蛋白质 (二) 脂类 (三) 糖类 (四) 矿物质 (五) 维生素 (六) 免疫活性物质 9、什么是初乳,其营养特点? 初乳是在分娩7天内分泌的。呈淡黄色、质地黏稠的特殊乳汁,8~14天成为过渡乳,2周后称为成熟乳,初乳对于婴儿非常珍贵,有以下营养特点: (一) 蛋白质含量高; (二) 含有丰富的免疫活性物质、更多的抗体、抗感染蛋白、白细胞等扛感染物质,有助于婴儿防御感染和初级免疫系统的建立; (三) 初乳中的微量元素、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素比成熟乳高得多; (四) 初乳有通便作用,可以清理初生儿的肠道和胎便。 10、辅食添加的顺序及方法? 添加顺序:首先添加谷类食物(如婴儿营养米粉),其次蔬菜汁(泥)和水果汁(泥)、最后动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的添加顺序为:蛋黄泥、鱼泥(剔净骨和刺)全蛋(蒸蛋羹)、肉末。 添加方法: (一) 从一种到多种; (二) 有少量到多量; (三) 逐渐从稀到稠、从细到粗; (四) 尝试多种多样的食物; (五) 膳食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 (六) 适当添加,不要强迫进食; 12幼儿饮水应注意哪几方面的问题? 1~3125ml,全日总需水量为1250~2000ml,幼儿饮水应注意以下方面问题: (一) 定时提醒和帮助幼儿饮水,

一般上午、下午各2~3次,每次适量饮水50~100ml上酌情而定; (二) 幼儿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 (三) 幼儿应在口渴时及时饮水,不要在就餐前饮水;

(四) 观察幼儿的尿量、次数、尿

色,判断幼儿饮水是否充足。

13、出现缺铁性贫血的常见原因? (一)食物中的铁摄入不足; (二)胎内储存铁不足;

(三)疾病引起铁消耗或丢失过多。 14、儿童期肥胖的治疗? 儿童期肥胖的治疗以体重控制为基本概念,体重控制是以促进生长发育、保证脂肪适度增长、促进身心健康为内容的综合生理心理调控理论、不进行减少体重为目标的“减肥”或“减重”治疗。 15、儿童的听力正常与障碍的鉴定? 正常儿童的听力强度为0~20分贝,如果听觉强度在20~40分贝为轻度听觉障碍,40~60分贝为中度听觉障碍,60~80贝为重度听觉障碍,80分贝为极重度听觉障碍。 16、注意分几种? 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无意注意是自然发生的,无须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指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注意。3岁以前的儿童基本以无意注意为主,具有无目的、无预见的性质,其注意由客观事物的鲜明性、情绪性和强烈程度等特点决定。3岁以后才逐渐发展形成有意注意。 17、婴幼儿的记忆特点?

(一)记忆时间短,只保持几天至几星期; (二)记忆内容少,仅限于经常接触的熟悉的事物;

(三)记忆内容多带有情绪色彩,对感到

快乐或者恐惧的事情记得牢; (四)记忆的无意性很大,缺乏明确的记

忆目的,凭兴趣进行;

(五)感兴趣的记住了,不感兴趣的就不

顾;

(六)记忆中喜欢背诵,但理解基础上的记忆远比不理解的机械背诵效果好; (七)记忆的精确性差,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改善。 18、儿童想象的特点?

(一)想象的主体易变; (二)想象与现实分不清; (三)想象具有夸大性; (四)想象常常没有预定的目的,满足于

想象的过程,具有幻想的性质。

19、婴幼儿认知发展有几个阶段? (一)反射练习阶段,0~1个月;

(二)动作习惯和知觉形成阶段,1~5个月;

(三)有目的的动作形成阶段,5~9个月;

(四)手段与目的之间协调阶段,9~12


月;

(五)感知运动智力阶段,12~18个月; (六)智力的综合阶段,18~24个月 201~1.5岁婴幼儿的教养策略?

(一)满足婴幼儿充分活动肢体的需要; (二)适度鼓励婴幼儿的活动; (三)多与婴幼儿沟通和接触; (四)规避危险,确保安全; (五)鼓励婴幼儿模仿动作游戏 (六)在生活中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 210~3个月婴幼儿的教养策略? (一)感官刺激促发育 (二)充分活动长智慧 (三)柔和应答情绪好 (四)存在差异多调节

224~6个月婴幼儿的教养策略? (一)提供适宜刺激 (二)强化新的本领 (三)有规律地生活 (四)引发积极情绪 (五)应对需求性啼哭

237~9个月婴幼儿的教养策略? (一)学习生活本领 (二)强化适宜的行为 (三)丰富玩耍的经验 (四)扩展交往范围

2410~12个月婴幼儿的教养策略? (一)提供安全的环境以充分活动 (二)安排丰富、有趣的生活 (三)学习更多生活本领 (四)渗透基本的规则教育

251~1.5岁婴幼儿的教养策略?

(一)满足婴幼儿充分活动肢体的需要 (二)适度鼓励婴幼儿的活动 (三)多与婴幼儿沟通和接触 (四)规避危险,确保安全 (五)鼓励婴幼儿模仿动作游戏 (六)在生活中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 261~1.5岁婴幼儿的养育任务?

(一)要保证对婴幼儿的全程看护,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二)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对于1岁多的幼儿同样重要

(三)鼓励婴幼儿学习做自己的事情

(四)成人要有意识的逐渐扩大他的社交范围,有效的提高对陌生环境及跟陌生人的适应能力

271.5~2岁婴幼儿的教养策略? (一)促进动作的发展; (二)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 (三)初步培养婴幼儿的独立性; (四)在游戏中丰富婴幼儿的体验; (五)关注婴幼儿的情感需求。 28、走向2岁婴幼儿的养育任务?

(一)面对走向2岁的婴幼儿,成人的任务是通过日程生活,引导婴幼儿理解成人的教导要求和接受生活中的基本规则; (二)丰富吃、穿、住、行、玩的内容,促进婴幼儿生理、心理良好的发育;

(三)应该留给婴幼儿摆脱成人管束的短暂时空,不能通过简单、消极的保护控制、维护孩子的安全而剥夺他们自我成长的机会;

(四)随着孩子的能力和需求间矛盾的增加,1岁半以后的婴幼儿对挫折的忍受水平也滑落到最低,面对婴幼儿粗暴、任性、侵犯他人等不良习惯,成人除了不支持,要引导孩子把遇到的困难说出来,让消极情绪有健康出口,顺利接受成人传递的是非观念和行为规则。

292~3岁婴幼儿的教养策略?

(一)生活中培养幼儿健康的饮食习惯; (二)适度放手,促进幼儿独立做事的能力;

(三)提供丰富刺激,促进婴幼儿的认知;(四)注重对幼儿进行遵守社会公约的适应性培养;

(五)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六)注意安全。 302~3岁的婴幼儿进入心理反抗期,其养育任务?

(一) 一贯耐心的对待幼儿的所

有问题。避免情绪化,精心培养处于第一心理对抗期的幼儿,是成人这个阶段首当其冲的重任;

(二) 幼儿留下更多的选择机

会,他会在选择中感受成长的快乐。

(三) 还要给幼儿听得懂、看的

见的教育引导;

(四) 要注意给幼儿留下独处的

空间,让他有时间、有可能、有兴趣主动学习一些感兴趣的事情,既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又有利于做好未来和父母、家人分离进入教育机构过集体生活的准备。

31、以亲子园、亲子学苑、亲子学校、亲子指导站、早教指导中心等命名的附设在幼儿园中的社区早期教育基地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是以婴幼儿以其父母为指导对象、以普及科学育儿知识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亲子活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形式。

32、从亲子园的兴办主体和办园性质的角度,可以归纳为经营性亲子园、幼儿园附设的亲子园、社会公益亲子园这三种主要类型。其中幼儿园附设的早教基地是目前国家教育部门投入建设的重点。

33、早教基地不同于幼儿园等正规教育构的特点?

(一)办学形式开放灵活、教育组织活动更具有针对性,适应满足多种不同需求 (二)成为除了正规幼儿教育之外的另一种选择,满足了散居儿童特别是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的教育需求

(三)活动设置、时间安排、指导内容、指导形式都有独特的特点时间安排可以半日活动,也可以周末活动;教育内容不仅针对婴幼儿,更要指导家长,是教育向家庭延伸;指导形式具有多样性,包括亲子活动、伙伴游戏交流分享、家庭讲座等。 34、早教基地的具体目标?

(一)改进教养人在照料、护理和教育幼儿方面的知识、态度、行为和能力; (二)通过婴幼儿游戏活动、面向教养人的咨询和指导、入户指导等形式,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生活,积极、主动地探索,多元、自然地游戏,培养身心健康; (三)通过与人教养人的沟通,促进家庭建立和睦关心,为父母提供多元的社会持;

35幼儿园附设的早教基地的基本任务? (一)了解并掌握本社区散居儿童的基本情况;

(二)向社区儿童家长及看护人传播正确育儿理念、育儿知识与育儿方法; (三)提供亲子活动场所;

(四)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教育活动; (五)为有特殊服务的儿童和家长提供早教育支持与帮助。

36、早教基地应遵循的原则? (一)以养为主,教养融合; (二)满足需要,情感优先; (三)关注发育,顺应发展; (四)因人而异,激发潜能。

37、教师应该婴幼儿提供怎样的精神环境?

(一)宽松与平等 (二)关爱与理解 (三)交流与等待 (四)鼓励与期待

38、早教活动设计的原则? (一)适宜性 (二)互动性 (三)开放性

39、应创设哪些区域的游戏环境? (一)运动区域 (二)认知区域 (三)艺术区域 (四)阅读区域 (五)想象装扮区域

40、亲子活动室玩具的投放与摆放方式? (一)种类要少,同种玩具数量要多 (二)玩具种类不易过多,逐渐增加 (三)轮流更换玩具

(四)自己取放,培养婴幼儿的独立性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41、亲子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一)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 (二)适宜性原则

(三)婴幼儿参与的原则 (四)开放性原则 (五)经济性原则

42、组织早教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一)关注婴幼儿的年龄特点; (二)尊重婴幼儿的个体差异;

(三)早教活动内容方式应灵活,有弹性; (四)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43、婴幼儿正确的饮食行为? (一)固定的就餐时间、位置; (二)适宜的食物量;

(三)品尝各种各样食物味道,不挑食、不偏食;

(四)情绪愉快,专心致志的进餐。 44、儿童教育指南将特殊儿童分为几类? (一)发展障碍,包括发展迟缓、婴儿孤独症;

(二)情绪障碍,包括焦虑障碍、心境障碍;

(三)行为障碍,包括注意缺陷障碍、品行障碍;

(四)感官障碍,包括视觉障碍、听觉障碍;

(五)与身心健康相关的障碍,包括睡眠障碍、排泄障碍、进食障碍。

45、如何进行特殊儿童的早期干预? (一)确定训练的起点和领域 (二)制定训练计划 1、确定长期目标 2、分解动作 3)确定短期目标 (三)总结

46、多动症的表现和特点? (一)活动过度

(二)注意力集中困难

(三)情绪不稳定、冲动任性 47、孤独症的表现和特点? (一)社会交往能力缺陷 (二)语言交往障碍

(三)固定、刻板的礼仪行为 48、各级智力低下的特点?

(一)轻度智力低下适应性行为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在教育分类中属于可教育的一

(二)中度智力低下适应性行为不完全,教育分类中属于可训练的一类

(三)重度智力低下适应性行为差,往往有先天性的疾病和较严重的脑损伤。

(四)极重度智力低下适应性行为极差,往往有严重的脑损伤,常伴有多重疾病和癫痫,缺乏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生活不能自理,必须有人照顾。

49、造成婴幼儿厌食症的原因? (一)生理原因

(二)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厌食的主要原因 (三)家长的不良养育方法所致

(四)食物本身单调,色、香、味都不能引起孩子的食欲

(五)生活环境中温度过高、气候过热,都会影响神经系统调节消化酶的活力,造成厌食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Qb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