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登飞来峰》复习笔记整理

2023-03-20 09:47: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登飞来峰》复习笔记整理》,欢迎阅读!
飞来峰,复习,文言文,中考,语文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临川(今属江西)人,官至宰相,主张改革变法。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作品简介

《登飞来峰》选自《临川先生文集》1050 年夏,他在浙江为官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绍兴登上此山,触景有感,写下该诗。 3)炼字

①“千寻”用夸张的手法突出塔高,

②“浮云”是双关语,既写眼前实景,又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

③“不畏”是整首诗的诗眼,表现了诗人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道出了诗人为实现政治负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4)情感:作者登高远望,表现了他高瞻远瞩,不畏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5)修辞方法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以夸张的修辞方法形容塔高,寓意诗人站位高远,为后文“不畏浮云遮望眼”做铺垫。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方法,“浮云”是双关语.既写眼前实景,又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使诗歌更具深意。 6)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表现塔高。“千寻”从正面说明了塔的“尺寸”之高;“鸡鸣见日升”暗含因果关系。只有“塔高”才能在鸡鸣时早早地“见日升”,也从侧面表明了塔高。 7)哲理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N1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