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中国时代的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集体行动理论对话与袁家村案例分析

2023-07-20 00:37: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城乡中国时代的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集体行动理论对话与袁家村案例分析》,欢迎阅读!
兴和,袁家村,案例分析,中国,城乡
城乡中国时代的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集体行动理论对话

与袁家村案例分析

周立;王晓飞

【期刊名称】《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期】2022(21)4

【摘 要】中国已进入城乡中国时代,讨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问题,必须具备城乡动视野。长期的去组织化,使得乡村无法抓住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带来的机会,反而加速乡村各生产要素流出。再组织化是实现乡村共同富裕,推动乡村创造新供给、满足城市新需求,促使城乡发展再平衡的重要前提。本研究通过继承与对话理性选择与结构主义的集体行动理论,提出城乡中国时代村庄再组织化“是否必要”与“如何可能”两大问题。基于袁家村案例分析,研究对中国特色的农民合作和自组织理论,做出本土化完善。本研究认为,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外部结构与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转型的新机遇,为村庄再组织化提供必要性;村庄结构性因素和个体行动者交织互动,为村庄再组织化提供可能性。“中心人物-关键群体-后续参与者”相继将创造乡村新供给的设想付诸实践,促成城乡互为供求、有序互动的融合。乡土中国时代以“以土为生”的均质化小农,城乡中国时代以高度异质化特征出现,并将形成有别于一般农民合作社均质化假定的新的集体行动结构。对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进行利用和升级,可以推动形成基于市场规则和乡土人情相互融合的城乡中国时代的新村庄社会结构。异质化的个体行动者与村庄社会结构的不断交织互动,能够推动村庄再组织化不断迭代升级,促成城乡中国时代的供求匹配,实现城乡发展再平衡,动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总页数】12(P1-12)


【作 者】周立;王晓飞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正文语种】 【中图分类】D422.2 【相关文献】

1.中国乡村社区集体行动的一个理论模型:以抗交村提留款的集体行动为例2.基于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研究3.基于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研究4.高质量实施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助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建设——以嘉兴市为例5.城乡区域共同富裕的关键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系列研讨活动(松阳站)圆桌对话观点摘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JA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