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丹红注射液治疗血稠疗效分析》,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丹红注射液治疗血稠疗效分析
作者:谷利民
来源:《中外医疗》2011年第06期
【摘要】血稠医学上叫高粘稠血症,中老年人易患,可经血液流变学检查确诊。丹红注射液治疗血栓病所致的血液高粘滞综合征疗效显著,廉价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血稠中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 R2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2(c)-0096-01
影响血液粘稠度的主要因素有血细胞性因素、血浆性因素、血管性因素。以上因素如发生障碍活出现异常,就可发生血液粘稠。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血液高粘滞综合征疗效好,见效快,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78例血栓患者,男45例,女33例,其中冠心病22例,脑血栓16例,脉管炎2例,脑梗死前综合征30例,脑血栓8例,将入选的患者平均分为2组,治疗组与观察组,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2给药方法
治疗组,应用丹红注射液20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观察方法采用上海医科大学血液流变学中心L-100型血液黏度细胞电泳自动计时仪,全部患者治疗前后1周内,按规定程序清晨空腹一次采上肢肘静脉血8mL,肝素抗凝,4h内完成。检测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血沉及血沉方程K值、凝血因子Ⅰ。 3治疗结果
依据卫生部编《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判定结果[1],治疗组显效20例,好转18例,总有效人数38例,总有效率97.4%,观察组显效8例,好转20例,总有效人数28例,总有效率率71.7%,2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 4讨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血稠可能是医学上血液流变学的概念,大概相当于高凝状态,与病人的年龄、血液成分的变化有关,表现为凝血系统的活化状态。高凝状态是血栓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血栓的形成除与血液高凝状态有关以外,还取决于是否存在血管的损伤,取决于是否存在是血流淤积或者血流变慢的因素,因此血栓形成与是否存在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临床血流变学检查实际上是想通过体外的办法模拟体内血液流动状况,以便对血液的凝固状态作出判断和将来的血栓形成进行预测,但此法还不能如实地反映体内真实的血液凝固状况。即便能够真实反映。因此,临床不能单纯凭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来决定谁需要使用抗栓药物,而且血液流变学因素迄今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相关性较差;另外血液流变学也不是抗栓药物治疗是否有效的观测指标。另外,高脂血症与血栓虽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血脂增高不能称为血稠。 对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防治,应该首先控制或者去除易引起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等,在此基础之上长期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抗栓。
从血液流变学的角度检查患者的红细胞比积、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粘附率、红细胞沉降率和血沉方程K值等项均有不同程度增高。从临床症状表现看与脑动脉硬化的表现类似。从血流的角度看,血液粘滞性增高主要使血流变慢,脑血栓易形成。据临床统计,约有60%的脑血栓形成偏瘫患者发病前有血液粘滞性增高[1]。可见从流行病学角度考虑,血液粘滞性增高是一个“原凶”。我们已经清楚脑动脉硬化是中风偏瘫的物质基础。脑动脉好比流水的塑料管道,脑动脉硬化就像水管内生锈及塑料管变硬、水垢附着一样,管道不畅通,弹性丧失。而血液高粘滞综合征也就是我们老百姓说的血稠,在动脉中的流动如同水中混入泥土,粘稠度增高,流动自然变慢。所以脑动脉硬化加上血液高粘滞征就为脑血栓的形成埋下了最大的隐患。丹参功能主要为活血化瘀,大量研究表明其有效成分为脂溶性丹参酮及水溶性酚类物质;能扩张血管,降低全血及血浆黏度,抑制血小板过度激活,减少血小板黏附、聚集,从而改善心脑供血不足。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红花主要有抗凝血作用,能够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及抑制血小板聚集,对于血栓性脑血管疾病有显著疗效,廉价安全,
笔者认为预防血稠要从以下几点做起:(1)多饮水。饮水可使血液立刻变稀。但饮水要讲科学,首先要掌握好时机,如清晨起床、三餐前1h、晚间就寝前喝水200mL。其次是近血液与组织细胞,值得提倡。(2)多吃具有稀释血液功能的食物。如蔬菜与瓜果除含有大量水分外,还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粗纤维。维生素C能降低血脂,粗纤维可以在肠道阻止胆固醇的吸收,有利于降低血粘稠的程度。(3)多食大豆制品,大豆含有丰富的卵磷脂,有利于类透过血管壁为组织所利用,降低血中胆固醇,使血粘稠得以改善。(4)少吃动物内脏、动物脂肪及甜食。动物内脏如猪脑、猪肚、肥肠及动物脂肪含有大量胆固醇与饱和脂肪,可加重血粘稠程度,促使动脉硬化。甜食糖分多,能升高血中的甘油三脂,也可提升血液的粘稠度。故三餐宜清淡一些,以素为主,粗细粮搭配。(5)坚持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爬山、游泳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体内的脂质代谢。(6)戒除烟酒。(7)消除忧虑,情绪乐观,保持心理健康。另外,就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有改善血管壁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降低血液粘稠度的药物,以增加血液流速,防止血栓形成。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 胡文云.老年人椎基底动脉缺血眩晕TCD改变[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0,13(4):237~250.
【收稿日期】 2010-09-30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He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