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景观生态建设的意义及发展前景

2022-10-13 03:28:4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乡村景观生态建设的意义及发展前景》,欢迎阅读!
发展前景,乡村,景观,生态,意义
乡村景观生态建设的意义及发展前景

作者:李佼阳

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5年第10



李佼阳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重庆

400715

要:在农村城镇化进程快速转变的今天,乡村景观生态建设是当前农村建设中的重点。从乡村景观生态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两方面诠释了景观生态建设的意义,让我们看到乡村景观生态建设在建设和谐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景观建设;乡村景观;生态规划;景观生态建设

1

乡村景观生态发展现状

1.1 农村城市化的转变让乡土特色消失

由于农村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一些具有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历史景观,被人们急于追求的现代化潮流和高楼大厦高度破碎化,比如,传统的村落、乡土建筑、乡土性的景观等这些最原始的生态景观在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逐渐地消失和被取代,渐渐失去了区域特有的乡土气息、历史气息和人文气息。

1.2 土地浪费及污染严重,与经济的矛盾日益突出

农业耕种造成了土壤、空气、水源等的污染,田地质量日趋下降,生态功能遭到破坏。近年来,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也越来越激烈。且农村建设用地布局和功能定位不合理,造成土地的浪费严重,主要表现在:第一,多圈多占、占而不用、不充分利用等现象。第二,有些乡村把耕地划为宅基地,让耕地面积锐减。第三,农村人群大量拥入城市务工,荒废和舍弃资源。第四,建立工业化的厂房占用大量耕地等。以上这些现象都导致了土地的大规模浪费,乡村耕地与发展社会经济产生了不可抗拒的矛盾。

1.3 自然、半自然景观退化导致生态平衡失调

在乡村城市化的进程中,具有乡村特色的林木、农田、果园、池塘等自然景观,逐渐被马路及林立的高楼这些人工景观所替代,大量的绿树和植被被城镇绿地所取代。同时,由于乱砍乱伐、毁林开荒等不合理的开发,自然生态遭到破坏,致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恶化,自然灾害越发频繁,生态平衡严重失调。

1.4 乡村向城镇化转变存在的问题

乡村城镇建设不考虑地域特点,不顾及自身的实际情况,造成自然生态景观的严重破坏,同时,乡村的过快建设,并没有考虑到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由于城市化速度过快,使得农村转化为城镇的基础设施跟不上脚步,造成生产、生活垃圾大量排放,得不到有效的回收再利用,影响着生态环境的质量。




2

乡村景观生态建设的意义

我国乡村景观,由于人类对其的干预和破坏相对较小,这些乡村景观独特的特点和完整的地域文化特征也就保存得相对比较完整。而山村地区由于远离城市,极少遭受人类干预,与平原地区的乡村相比,更具有独特的景观资源。由于山区的经济落后,生态环境就变得脆弱和敏感。这种类型的乡村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中面临着巨大的威肋,这就需要我国的乡村景观在科学合理的规划中进行,它是促进未来社会的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行之路。

30年来,乡村向城市化的转变已经对我国的农业及乡村景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大部分乡村处于由传统农业景观向现代农业景观的转变过程中。而在这一过程中,大量的农药、化肥、除草剂的使用,使农业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再加上土地多样化、易变性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乡村的生态景观及景观格局,这些现象都在破坏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景观和乡土风貌。这种破坏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使得传统的农业生态系统不能在乡村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因此,对乡村景观进行合理有序地规划显得日益迫切。

3

乡村景观生态的发展前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村快速城市化的进程让我国的乡村景观面临着严竣的考验,更多的乡村景观被社会的发展所淹灭,被城市化的进程所吞噬。当人们还站在社会发展的潮流中喜不自胜时,许多蕴含地域文化的乡村景观却在身边逐渐消失。尤其是现代农业对土地利用变得多样化、易变性,还有就是现代农业中使用的大量化学物品,使原本非常纯净的乡村自然生态变得复杂而又问题繁多。因此,通过对乡村景观生态的规划和建设,建立一个和谐互利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所迫切需要的。

我国的乡村景观分布面广泛,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乡村景观开展深入的研究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发展,加强生态脆弱区乡村的人居环境建设非常重要。由于农业产业化、乡村城市化,让乡村的人居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散、乱、差是当前我国乡村人居环境的主要特点。所以,在新农村建设中,合理规划乡村土地和景观资源,维护安全的乡村居住环境,是我国乡村景景观建设的重点。

4

结语

总之,乡村景观建设就是要解决怎样合理地安排和利用土地及其它适合人居的资源,来为人类创造安全、健康、舒适的环境。乡村景观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生态建设与人文景观建设。因此,保护原生态,建设自然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农村生态环境,20111

2




王云才,刘滨谊.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J].中国园林,20101

(责任编辑 王曼)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H2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