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大班 学前班英语课教案备课-个人撰写】大班音乐欣赏活动《摇篮曲》教案设计》,欢迎阅读!
大班音乐欣赏活动:《摇篮曲》
班级:蓝莓班
时间:2012年3月15日 领域:音乐欣赏
活动名称:《摇篮曲》音乐欣赏课 执教者:韩蕾
一.设计意图:
《摇篮曲》这首曲子旋律轻柔缓慢,容易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非常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欣赏需要。新《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活动设计上,教师力求让幼儿通过调动多种感官充分感受音乐节奏,并借助“布娃娃”这一幼儿喜欢的玩具帮助幼儿反复体验、感受音乐的性质,从而体现“玩中学”的教育理念。
二.幼儿情况分析:
通过大班上学期的培养及教育,本班幼儿在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幼儿在幼儿的语言和艺术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从身体发展情况看,我班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较高,走、跑、跳、平衡能力发展迅速,喜欢玩拼插玩具,我班幼儿聪明、活泼,接受新知识快。从艺术发展看,音乐节奏感比较好,能够跟着简单的音乐打节拍做动作。 三.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感受摇篮曲轻柔缓慢的旋律特点。
2、启发幼儿用简单的动作去表现音乐作品的内容。 四.活动准备:
1、布娃娃(可让幼儿自带)每人一个,大娃娃和大摇篮各一个,把桌子布置成小床。 2、《舒伯特的摇篮曲》音频,音箱,录好的哭声音频。 3、碰铃一副。
五.活动过程:
1
一、 活动导入
(教师播放哭声录音,引出娃娃,讲述有关情节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欣赏欲望。)师:你们听什么声音?(哭声)
师:谁在哭,哦!原来是这个小娃娃,这个小娃娃在什么里呢?(摇篮)
师:她躺在摇篮里一定是困了想睡觉,没有妈妈哄她,那我来做她的妈妈,给她唱首《摇篮曲》 吧!你们和她一起安静得听,别吵醒了小娃娃。 二、 幼儿欣赏教师演唱《摇篮曲》
1、教师清唱歌曲,边唱边轻摇摇篮中的娃娃,让幼儿初步感受《摇篮曲》的特点。 师:听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好听、想睡觉、柔柔的、静静的) 老师再来给你们唱一 遍《摇篮曲》,你们再听一听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
2、教师跟随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让幼儿欣赏,并伴随自然的动作。 师:听着这首歌曲你们想干什么呀?
(教师可以用动作和语言启发、引导幼儿知道摇篮曲的特点:《摇篮曲》是为哄宝宝睡觉 唱的歌曲,它听起来温柔、优美、安静,很容易让宝宝进入梦乡。) 三、 用哄娃娃、敲碰铃、哼唱等方式帮助幼儿欣赏 1、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哄娃娃睡觉的动作。
师:如果让你来哄娃娃睡觉,你想用什么动作呢?(引导幼儿尝试做各种哄娃娃的动作) 师:老师发现幼儿园有很多娃娃没有爸爸、妈妈,谁来当他们的爸爸、妈妈呢? 2、幼儿选择自己的娃娃抱好,边欣赏歌曲录音边用轻柔的动作哄娃娃。
师:你们也来做爸爸、妈妈,哄自己的小娃娃睡觉吧!注意哄娃娃的动作应该怎么样? 3、请配班教师用适当的力度敲碰铃,其余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边哼唱,边做哄娃娃的动作。 师:请爸爸、妈妈一边哄娃娃,一边轻轻的给娃娃哼唱歌曲,让小娃娃快快入睡好吗? 四、 幼儿欣赏歌曲录音,进一步感受《摇篮曲》的特点 1、教师指导幼儿把娃娃放到四周的“大床”(桌子)上睡觉。
师:你们真是好样的,把小娃娃都哄着了,快把他们放到小床上去睡吧!
2、教师扮演妈妈请幼儿做孩子,一起听《摇篮曲》的音乐自由表演。并引导幼儿用轻柔的动作舞蹈,保持宁静的气氛。
2
师:看到你们做爸爸、妈妈做得真好,老师也想当妈妈,那谁来当我的宝宝呢?好!就请你们 把小椅子当摇篮,听妈妈唱《摇篮曲》入睡吧!
(欣赏过程中教师一边跟录音唱歌,一边轻抚每个幼儿,让幼儿通过听、身体接触进一步感受 摇篮曲的优美、温柔和宁静。) 提示:
1、 如果教师感觉每人带一个娃娃有困难,可以让幼儿两两接伴,一人扮演妈妈(爸爸),一人扮演孩子,用小椅子当摇篮,通过亲自哄拍小朋友感受歌曲的性质。
2、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在午睡时给幼儿播放摇篮曲,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摇篮曲》的特点,也增强了午睡环境的温馨。 六.教学反思: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G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