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师生情的散文随笔》,欢迎阅读!

关于师生情的散文随笔
今年我在任丘儿子家过春节,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我就起床,吃过饺子后,我独自一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继续欣赏重播的春节文艺晚会。自从1976年我调入华北油田工作以来,这是头一次在外地过春节,虽有儿女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终因人生地不熟而感到寂寞。往年在团泊洼过春节,亲朋好友相互问候,学生来家给我拜年,尤其是团拜会,更是热闹非凡。那时亲情、友情融为一体,使我乐陶陶,暖融融,愉快的心情在胸中缭绕。如今,表面热闹,内心冷清。突然,一阵急促地门铃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我立即起身开门,只见一位中年男子站在我的面前,他面带笑容,双手抱拳,连声说:“孙老师好,我给您拜年来了!”我赶紧把他让进屋里,请他坐下,并递烟、倒茶,却一时想不起这位学生是哪个年级的,叫什么名字。
我从事教学工作几十年,教过的学生也有一两千人,如今大多忘却了。他见我有点愣神,便笑着说:“您忘记了,我是自动化80级的学生,叫宋火轮。您给我们讲《电工基础》,您教书不但认真,而且注重育人,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受益匪浅。”
我终于想起来了,在我教过的学生中,确有一个叫宋火轮的,来自河北农村,那时他矮小黑瘦,见了老师还有点腼腆,说话轻声漫语,但他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如今变得相貌堂堂,英俊潇洒,且是采油厂赫赫有名的电气工程师,与过去相比俨然扮作两人。 我们的谈话由过去谈到现在,又由现在谈到将来,他对油田的未来充满希望,但我们谈得最多的还是师生情。他说:“感谢母校和老师对我的培养教育,把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农村孩子培养成国家干部。”接着他又说:“毕业后,我一直惦记着老师,只是工作忙,没有时间见面。前天听人说,老师来任丘过春节,说什么我也得抽空拜访老师,给老师拜个年,叙叙家常。”说完,他高兴的笑了。
宋火轮走后,又有一批学生给我拜年,这更加勾起我对往日师生情的回忆。1977年我刚刚调入华北油田,对石油工业不甚了解,七二一钻井班的学员就带我到钻井现场参观;家属迁到石油学校后,学员们主动帮我搭帐蓬,购买日用品。尤其是龚守则同学,在元宵节的早晨,他冒着严寒,从钻井队买了20多斤猪肉,步行20余里送到我家;任延明同学给我送来大米白面,解决了我生活上的暂时困难。而我非常热爱自己的学生,注重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且对学生一视同仁,优秀生“锦上添花”,差等生“雪中送炭”。在我的帮助下,有的学生在校入了党,有的后进变先进,从而我和我的学生也建立了深厚的师生友情。
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有弟子三千,贤士72人。而我从教三十余年,虽然与孔子不能相比,但也是桃李满天下,不少学生毕业后成为油田建设的技术骨干,有的还成为学者、教授,他们奋战大江南北,在石油战线上,用所学得的知识报效祖国,为人民服务,这是对我的最高奖赏,也是对我莫大的安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学生登门拜访,亦不亦乐乎!
“梦之旅”实践队支教组人员每天都会考虑这么一个问题:我能给这里学生带来什么? 刚来到电白二中的时候,我们对于集中在这里上课的学生来说应该是外来人,相互之间难免有些拘谨。但很快,学生们便以他们的热情接纳了我们的到来,开班仪式后的第二天就迅速和各个老师聊得不亦乐乎。 这里的学生们都是十分淳朴的。
我记得我的绘画课程安排的时间比较后,直到我正式上课之前,我都只在两个班级听过一两节课,可以说很少出现在课室这边。有一次去听课的时候我提早了大概五分钟到,好几个学生却立马就能认出我来,喊了我一声“老师好!”我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他们是在跟我说话,又惊又喜的我笑着跟他们打了招呼。
又比如说,我是个比较慢热的人,很多时候都担心会不能很好地融入到学生当中,但好些孩子都经常会围上来,东一句西一句的闲谈让我感觉自己也回到了初中时代,很自然的就跟学生们聊到一块儿去了。
他们那纯真而热情的性格真的很能感染到我们。
课程开展三四天后,有学生已经开始将从课堂上学来的手工制作活学活用,折出色彩各异的纸花送给了支教组的教员们,更有学生发挥自己的拿手绝活,做了好些个红绳手工作品也送了出去。另外,有一些学生是在校留宿的,晚上队员们完成工作回到宿舍后,这些学生也很主动的来找我们聊聊天、一起唱唱歌——尽管队员当中很多都不是支教组成员。 他们在课堂上会实实在在的将我们视为老师,而课后我们则成为能说能笑的好朋友。 有两件事我记得特别清楚。
我的一个舍友担任的是国学老师一职,由于有些感冒,加上备课和安排课程十分劳累,很快嗓子便沙哑得几乎说不出话,上课也只能靠麦克风才能放大音量。当晚就有住宿的学生跑过来跟她说:“老师你下课了就不要讲话了,让喉咙歇一下啦!你看其他老师都给药你吃了,好好休息吧!”
另外一个就是学唱英文歌的课堂。学生们从来没听过老师所给的两首歌曲,发下来的歌词当中也有不熟悉的单词。但让我们感到惊奇的是,第二次给学生们上课的时候,他们已经把两首歌的旋律都记清楚了,合唱练习的时候,歌声响彻整栋教学楼。直到昨天最后一节课,他们已经能熟练地把两首歌唱出来,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生的歌声简直就像是天籁之音。他们的老师直接跟我说:“听到他们唱完整首歌的那一刻,真的有着非常满足的自豪感……”
虽然我们还没正式成为老师,却能因为自己微小的力量收获如此丰硕的成果,不管是对我们老师还是对学生们来说,都能颤动心里最敏感的那根弦。 回到前文的那个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9M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