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生命安全教育当是每个人的终身必修课》,欢迎阅读!
![必修课,终身,生命,安全,教育](/static/wddqxz/img/rand/big_79.jpg)
生命安全教育当是每个人的终身必修课
近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部署开学后校园安全问题时指出,继续推动落实中小学幼儿园配备保卫人员的工作,争取2013年达到每所中小学、幼儿园配备1—2名保卫人员的目标。
今日的校园安全,是全球教育领域面临的现实课题。从美国德州校园枪击案再到国内前两年发生的福建南平校园惨案,风险社会的技术危机、社会矛盾的激化表现,乃至突发的自然灾害,都可能在无辜的校园寻找一个出口。校园安全,尤其是中小学校园安全,成了基础教育绕不开的一道硬伤。
给校园配备数名保安,固然可以强化校园的防护网,但有限的保卫人员较之于整个校园和学生,能起到的防护作用可谓是杯水车薪。加之,影响校园安全的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保安未必能顾及到校园的每个角落,未必能在第一时间起到防护作用。而对校园之外孩子们遇到的可能威胁自身生命安全的突发情况,保卫人员更是鞭长莫及。因而,比增加保安配备指标更重要的,是增强孩子们对生命的敬畏,是提高他们的应急避险能力,做好这一切,需要抓起校园课程的生命安全教育。
生命安全教育固然是一内涵丰富的概念,但对我国孩子来说,最主要的还是指向两个层面:一是要加强孩子的生命教育,让孩子们对生命有足够的珍视与敬畏。青年少自杀、心理异常、犯罪等现象日益增多的背后,是基础教育中生命教育课程的缺
失。无惧于生命的脆弱,无谓于生命的可贵,无知于生命的守护,结果不仅是无视自我生命的价值,更冷漠于他人生命的尊严。从小不能敬畏生命,就会对生命的冷暖炎凉缺乏起码的悲悯,这种风险一旦“成人化”,便是我们深恶痛绝又无药可医的“集体麻木症”。
其次,是在生命教育的基础上,侧重安全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的应急避险能力与素养。“保安”再多,不可能是每个孩子的“贴身保镖,防护网再强,不可能强力抵御每次未知的风险。在海啸、地震、暴雨等突发自然灾难面前,自救比它救更急迫、更关键。让孩子掌握在危难时求生的基本方法,远比依靠外部的保护要实用、坚固得多。
生命安全育要远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而生命安全教育的对象也不应该只指向校园,当是普及于全民的一项教育。无论是在暴雨、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面前,还是在泳衣、交通事故、火灾等社会突发事件中,人们的避险误区和急救知识的匮乏都加剧了灾害的伤害。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国人的应急避险能力远低于国际水平。从急救普及率上来说,美国国民有25%接受过急救培训,东京是15%,中国香港是10%。北京在2008年奥运会前是0.6%,2008年通过政府推动达到1.6%,这一比率虽在中国各城市中是最高的,但却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生命安全教育不仅仅是校园缺失的一课,也是国民目前最缺的一课。
生命安全教育也不应是灾后的短时补课,更应成为一种终身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6Y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