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三百首】《送孟浩然之广陵》译文注释_《送孟浩然之广陵》点评_李白的诗词》,欢迎阅读!

【唐诗三百首】《送孟浩然之广陵》译文注释_《送孟浩然之广陵》
点评_李白的诗词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又题:黄鹤楼送来孟浩然之广陵 [注释]
1.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存有神仙在此乘坐黄鹤而回去,故称黄鹤楼。 2.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3.之:往。 4.广陵:即扬州。
5.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6.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7.天下:消失。 8.唯见:只见。 9.天际:天边。 [简析]
这就是一首送行诗。孟浩然从湖北至广陵回去,李白在黄鹤楼给他送别,并作了这首诗时间应在李白出来蜀漫游以后。李白从27岁至35岁的将近十年之间,虽然也到处漫游,但却比较紧固的定居在今湖北安陆境外,这时,他重新认识了当时知名的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比他大11岁,本就是襄阳(今属于湖北省)人,归隐鹿山门,常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这时他正想要出游吴、越一带,两位小诗人在黄鹤楼分别,遗留下知名诗篇。诗题中“之广陵”的“之”就是至的意思。
诗中的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意思是老朋友要告别黄鹤楼向东远行了。因为黄鹤楼在广陵之西,所以说西辞那么去的地方也就必然是在东面了,接着第二句“烟花三月下
扬州”扬州既广陵,由武汉乘船到扬州是由长江下行所以说“下扬州”。这句说孟浩然在阳春三月的时节去,那景如烟花的扬州。扬州本来就以风景美丽而著称,特别是春天花木繁盛,景色艳丽,所以李白用烟花来形容孟浩然即将去到的地方,也多少透露了孟浩然对此行的羡慕之意。以上两句写送别情况,还没有写离别之情。
第三四句孤帆离影碧空天下,惟见长江天际领。“,写作者放走了好友,独自在黄鹤楼眺望风帆远去的情景,江面上一只有载着过人东去的船,渐行渐远,终于在水天相连的碧空中消失,能看见的只剩滔滔不绝的长江流水作者的感情随着视线远去,classified至船儿都已经在碧空中消失。他还矗立着凝视天边的长江流水,可知他对好友的花雨之情了。这种初恋之情,倘不是在文字知音之间,就是不能如此深刻的。而写下初恋之情的手法,也只挑初恋之地的眼前的景物。把感情藏在景物之中;并不轻易抒发感情,却越发并使人体会至真味情切。
着首诗中的第三句,在宋朝人编的《万首唐人绝句》中写成“孤帆远影碧山尽”,在陆游的《入蜀记》中,则写成“孤帆远映碧山尽”,并且竭力称赞他描写入微。此后不同的版本往往就出现不同的写法,不过无论是何者,都不失为绝佳诗句。◆
孟浩然就是李白非常激赏的诗界名士,曾存有“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言”的赠诗称誉之。漫游天下名山名城,本就是性格对外开放的盛唐文人的风尚,寓居湖北安陆的青年李白,早就存有一番“仗剑回去国,辞亲远游,南愁合浦,东涉溟海”的旅游经历。因此他在武昌名楼结尾两句本就是交代送来别的时间、地点、目的地,但这种交代被“烟花三月”这个艳丽的意象感觉化后了。李白不是存有过一个“梦笔生花”的故事吗?想不到做为他的天才之寓意的作梦中笔头生花,竟分解成了送行时的三月烟花,获得前人称此句为“千古丽句”。天空也被艳丽的
世界感觉所感动了,它变得一碧如洗的空明,在它底下顺流行进的“孤帆远影”,何尝有一丝孤独感和苍凉?它牵引着的是海阔天空的生命向往。生命如流水,别情如流水,无限关注依恋的眼光追随着消失在视野之外的孤帆远影,也就化作水天与共,千古长存的长江巨流了。名楼送名士赴名城的一瞬而永恒的情景,便成了盛唐诗人的旅游豪兴的诗化象征。
(光明日报1999.7.22杨义)
这首送别诗有它自己特殊的情味。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可以说是表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李白与孟浩然的相处,就是在他刚出来四川没多久,抗拒年长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象黄金通常幸福。比李白小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就是陶醉在山水之间,民主自由而开心,所以李白在《追赠孟浩然》诗中说道: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tl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