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有肾毒性的中草药

2022-12-27 04:55: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常见有肾毒性的中草药》,欢迎阅读!
中草药,毒性,常见


近年来,由于中药运用不当或滥用,致使中毒 现象时有发生,而中药所致的肾脏损害,尚未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现将常见有肾毒性的中草药 简介如下。

雷公藤:有毒成分为雷公藤生物碱。具有消炎、止痛和免疫抑制作用。中毒者多为用量过大者,也有常规剂量(1mg/kg·d)引起中毒者。累计中毒者多见。资料报道,服用雷公藤发生不良反应184例,其中肾损害发生率为255 96,死亡率为147%。还有文献报道雷公藤中毒214例,肾损害占总例数的542%,44例因急性肾衰竭致死,占376%。

木通:有毒成分为马兜铃酸与木通碱。为马兜铃科木通马兜铃的藤茎,商品名习称关木通。具有利尿、强心作用。有文献报道木通煎剂或含木通的中药煎剂服用后引起急性肾衰竭者10例。8例因急性肾衰竭于服药后525天死亡,剂量50200g1例连服有木通25g的中药10剂,引起急性肾衰竭。木通常用量为36g,超量应用是造成肾损伤的重要因素。

朱砂有毒成分为硫化汞。汞是肾毒性最大的重金属之一,药用为二价汞盐,仍有很大的毒性。朱砂具有清心镇惊、安神解毒的功能。进入体内的汞70%由肾脏排泄。有些中成药含朱砂量很高。如朱砂安神丸含20%,万氏牛黄清心丸含102 96。按每日服朱砂安神丸2丸计算,则每日可能服入可溶性075mg。据文献报道,二价汞盐使人产生中毒的剂量为5mg,所以服药时间稍长,10天左右就会产生蓄积中毒。因此,中国药典1995年版已将朱砂安神丸、磁朱丸淘汰。

苍耳子:有毒成分为苍耳子毒苷。常用量3lOg,中毒量30g以上。可直接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甚至发生广泛的近曲小管坏死,导致急性肾衰竭,也可直接损害肾小球。

柴胡:有毒成分为挥发油及柴胡皂苷。常用量3lOg,中毒量35g上。可致敏。

天花粉:有毒成分为天花粉蛋白。常用量312g,不宜长期服用,尤其是特异体质者。 白头翁有毒成分为白头翁素和三萜皂苷。常用量1015g中毒量30g以上,可引起肾脏损害,出现肾炎样改变。煎剂较安全。

山豆根:有毒成分为苦参碱及金雀花碱。常用量3log,中毒量12g以上,有服60g死亡的报道,不宜久煎,慎与大黄合用。

威灵仙:有毒成分为白头翁素及皂苷类。常用量3lOg,中毒量50g以上,主要是过敏反应。

松节:有毒成分为松节油(蒎烯类)。常用量lO15g,可直接损伤肾小球。

蜈蚣:有毒成分为组织胺样物质溶血性蛋白质。中毒量15g以上,有2天连服蜈蚣4条致死的报道。

马钱子有毒成分为番木鳖碱。1日内服量03O6g中毒量153Og。可直接损伤肾小管。排泄慢,有蓄积作用,常服、久服可蓄积中毒。生7g即可致死。治疗量和中毒量十分接近,忌与猪肉、茶叶、南瓜同服。 虎杖:有毒成分为蒽醌类化合物。常用量1030g,中毒量60g以上,常量即可发生过敏反应。




肉桂:有毒成分为桂皮醛。常用量25g,中毒量15g以上,可直接损伤肾小球。可蓄积中毒,不可超量长期服用。

芦荟:有毒成分为芦荟苷和芦荟大黄素。常用量12g,中毒量9g上,可出现肾脏损害,出现肾炎样改变。宜人丸剂,不入汤剂。

牵牛子:有毒成分为牵牛子苷。常用量39g,中毒量15g以上,可直接损伤肾小球,出现肾炎样 改变。

商陆:有毒成分为商陆毒素和商陆碱。常用量 245g,中毒量20g以上,可直接损伤肾小管。煎 30min以上毒性可大为减低,忌与肉煮食。

巴豆:有毒成分为巴豆油、巴豆素(毒蛋白)。常用量O1O2g,中毒量不等,有一粒即中毒者,巴豆油20滴致死者。可引起肾脏损害,出现肾炎样改变。

泽泻:有毒成分为苷类生物碱。常用量1015g,中毒量30g以上。过量可直接损害肾小管,不宜鲜用、生用。 广防己有毒成分为汉防己碱、马兜铃酸和酚性生物碱。常用量69g中毒量30g以上。导致间质性肾炎,也可直接损伤肾小球,破坏肾脏实质细胞,致使肾小球变性、坏死,甚至急性肾衰竭、尿毒症;也可直接损伤肾小管。 白果:有毒成分为白果中性素。常用量510g,或510枚。中毒量20粒以上,与炮制方法有关。可直接损伤肾小管,人煎剂可生用,人丸剂宜煨熟用。

马兜铃:有毒成分为木兰碱和马兜铃酸。常用量39g,中毒量30g上。可引起间质性肾炎,肾小球病变相对较轻,可能继发于间质及小管病变,主要为球性硬化。不可生用。

厚朴:常用量310g,中毒量30g以上,不可过量久服。

川楝子:有毒成分为川楝素。常用量510g,中毒量生用68g,炒用30g以上。可直接损伤肾小管。

益母草:有毒成分为益母草素。常用量1230g,中毒量90g以上。不宜超量连续服用。

水蛭有毒成分为水蛭蛋白、水蛭素。常用量36g中毒量15g以上。 槟榔:有毒成分为槟榔碱。常用量1030g,中毒量60g以上。可引起肾实质的损害,出现肾炎样改变。不宜空腹服用。

鸦胆子:有毒成分为酚性成分。中毒量为12粒以上。可引起肾小管坏死。

雄黄:有毒成分为二硫化二砷。每次O2O4g,日服12次。可直接损伤肾小管,也可直接损伤肾小球。

蓖麻子:有毒成分为蓖麻毒蛋白。常用量051g,中毒量220粒。可直接损伤肾小管和肾小球。人丸散剂,不入煎剂。

鱼胆:有毒成分为组织胺类、胆盐及氧化物。中 毒量为1个以上。 山慈姑有毒成分为秋水仙碱。中毒量为15g以上,可引起肾小管损伤,出现肾炎样改变。

斑蝥:有毒成分为斑蝥素。常用量O03O06g/日,分3次服。内服中毒量为06g以上,致死量153g外用致死量为15g直接损伤肾小管,可引起广泛的近曲小管坏死;直接损伤肾小球,损伤肾实质细胞,引起肾小球变性坏死,导致肾功能衰竭。小剂量即可损伤肾小球,中毒量主要损伤肾小管。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tf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