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归纳法作为一种科学方法的历史渊源》,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归纳法作为一种科学方法的历史渊源
作者:邢宇翔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29期
摘要:亚里士多德认为归纳法是科学方法之一,伊壁鸠鲁学派、培根和穆勒都强调归纳法是唯一的科学方法。在休谟的“归纳问题”的拷问下,归纳逻辑由古典阶段发展到现代阶段,归纳的作用从科学发现和科学证明的方法退缩为科学确认的方法。 关键词:归纳法休谟问题
科学研究必须遵循某些程序,采用相应的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科学研究的目标和促进科学发展,科学研究需要探索、梳理、总结科学方法。从归纳逻辑的历史可以看出,归纳最初就是作为一种科学方法而被提出并加以研究的,并且在后来是适应于对科学方法论的探讨而得到发展的。
一、亚里士多德肯定归纳法是一种科学方法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经由感觉等等获得大量的经验材料,记忆将他们保存在灵魂中。由于在关于个别事实的经验材料中包含普遍性的内容,因而灵魂通过对它们的辨识、分析和归纳,便可从单一中把握普遍,而这些最初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普遍性知识,即构成推理和证明的‘第一原理’,构成科学知识的基础。”[1]在感觉经验上升为第一原理的过程中,归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通过归纳获得最初前提的知识。因为这也是我们通过感官知觉获得普遍概念的方法。”他认为科学研究的最初阶段是通过感官知觉能力获得经验材料,然后从一系列的观察和直接经验中归纳总结出一般原理,最后从一般原理通过证明和推理建立科学知识。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程序是以经验观察为基础的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程序,归纳法在这一程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缺少这一环节,感觉经验就不能上升为第一原理,知识也不能建立起来。 二、伊壁鸠鲁学派与斯多葛学派关于归纳法的论战
斯多葛学派建立了第一个命题逻辑的自然演绎系统,他们认为归纳推理的形式是不正确的,归纳推理以经验范围内的事情为依据断定经验范围外的事情是十分荒谬的,因为例外随时可能推翻归纳推理的结论。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继亚里士多德之后研究和发展归纳法,从而成为归纳逻辑先驱者。伊壁鸠鲁学派认为,归纳方法的根据是没有发现例外或者可以证明为不产生矛盾的事实,而不是经验范围内的事物。由于例外不受一般规律的支配,而在归纳概括的范围之外,因此它们并不使归纳方法失效。
“类似法”的概念在伊壁鸠鲁学派的方法论科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他们认为根据类似性的推理是唯一的科学方法。“类似法是一切由征象出发的推理的基础,因为一切超出经验范围的断定都是在经验范围内类似场合的研究中被表明其合理性的。所谓类似法是指把每个都有相同结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果的这些类似场合加以比较,经过仔细周详地考察,如果完全没有发现相反征象,就能够确立一个全称的本质的命题的方法。”
三、培根创建归纳理论为科学认识寻找真正的方法
培根考察了现有的所谓的科学方法之后,批评了亚里士多德的演绎逻辑特别是三段论:他认为三段论没有同观察、实验相结合,不研究推论的真实性,只研究空洞的推理形式,因而是不能发现真理的;逻辑不应该只同抽象的概念和空洞的形式打交道,逻辑必须同自然的科学实践结合起来。[2]培根对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的批判是与他的归纳主义路线分不开的:他坚决主张科学发现的真正的方法和有力的工具是归纳法。真正的归纳不像单纯的经验主义者那样“不耐心从事钻研,总喜欢创制一般的原则,往往以少数观察为基础,构造大量虚幻的学说”,因为这些原则和学说都不符合自然现象和广泛的观察。培根成功构建了以“三表法”和“排除法”为主体的归纳理论。从培根归纳逻辑理论产生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意图来看,他提出归纳法的目的正是为了满足科学认识和推动科学进步发展的需要,他把科学认识的唯一希望寄托于归纳法,认为唯一正确的科学方法是归纳法。由此可以看出归纳法在培根那里的科学方法论本源。 四、穆勒的归纳理论关注的是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
约翰·穆勒《逻辑学体系》中论述了他的“归纳五法”:契合法、差异法、契合差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他认为,这些方法才是一切经验科学的基本方法,在物理学中如此,在社会学中亦如此。”穆勒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兴趣来源于实证主义者孔德的一个断言。孔德认为经历了神学阶段和形而上学阶段之后,在实证主义阶段,人们通过描述现象间的关系来解释现象,但是由于在社会科学领域内至今还没有一套科学的方法,因此,对社会的研究落后自然科学的发展,当前自然科学已经达到了实证主义阶段,而对社会的研究还差得远。穆勒决心从逻辑上弥补这一缺憾。
五、归纳逻辑由古典向现代的发展
古典归纳逻辑内部最为致命的是归纳推理的合理性问题。休谟说: “我们不能不承认过去的经验能带给我们直接的确定的报告,只限于我们所认识的那些物象和认识发生时的那个时期,但这个经验为什么可扩展到将来,扩展到貌相上相似的别的物象?”“归纳问题”被提出之后,一些逻辑学家特别是逻辑经验主义者选择了对古典归纳逻辑进行改造以回应休谟的“归纳问题”,从而促进了归纳逻辑由古典向现代的发展。[3]
古典归纳逻辑研究的重点是为归纳推理创制规则。在“休谟问题”的拷问下,人们认识到归纳法在逻辑上和经验上都得不到证明,于是放弃了归纳推理的必然性观点,转而研究归纳推理前提和结论之间的概然性关系,考虑怎样才能得到概然性较高的结论以及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才能进一步提高结论的概然性。他们认为虽然归纳前提的真不能保证归纳结论的真,但是前提中的经验证据对结论中的一般命题有一定的支持关系,于是,他们把概率论的研究成果与归纳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辑结合起来,使归纳逻辑由古典阶段发展到现代阶段——归纳概率逻辑,并在凯恩斯、莱欣巴哈、卡尔纳普、勃克斯、科恩、冯·赖特等人相继的努力下逐渐发展繁荣。 参考文献
[1]李帅.亚里士多德归纳逻辑思想探赜[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7. [2]张峰.论培根归纳逻辑[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3]陈晓平.关于归纳逻辑的若干问题──对现代归纳逻辑的回顾与展望[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5.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p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