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教育与生长的关系》,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教育与生长的关系
作者:陆霞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8年第37期
摘 要:教育与生长的关系,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探讨的话题。本文追溯到18世纪卢梭与杜威提出的论点,并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对教育与生长的关系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教育 生命 生长
一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对教育事业有了全新的认识。最近研读了杜威著的《杜威教育论著选》,有些许思考。 一、“教育即生长”含义探索
“教育即生长”,寻根溯源,该论点是由法国18世纪伟大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卢梭基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提出的。而后,杜威又将此论点进一步研究论述。卢梭倡导“归于自然”,所以才有了教育是“生长”的判断,因为“人是自然中的人,也应在自然中生长”。卢梭通过这一论断,是要告诉世人:教育首先要关注人,其次要研究人的自然成长规律,从而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规律。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小生命,每个小生命都有其自己的生长规律。作为一个教育人,我们应当帮助每个生命更好地生长。在杜威提出的生长论中,要求让儿童得到充分的发展,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尊重儿童,要求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教育与生长的目的在于过程自身,生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没有最终目标,是孩子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教育即生长”,这句话的意思是教育就是要按照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来教育,不能违背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强加给其教育,也就是说教育要根据孩子的个性、爱好、兴趣、特长来培养教育孩子,不能强迫孩子学习他不感兴趣的东西。
“教育即生长”道出了教育的本义: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尊重每个孩子的生长,帮助孩子更好地生长,就是我们教师的全部工作。
二、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生长
“让儿童过一种完整而幸福的童年生活”是我们科小的校风,我想这也就是让教育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生长。比如说,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始终要牢记,培养孩子的智力发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无尽的知识;引导孩子品德发展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条条框框的规范;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固定的技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h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