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素质课程《老子论语今读》期末论文1700字

2023-03-30 18:48: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文化素质课程《老子论语今读》期末论文1700字》,欢迎阅读!
论语,期末,老子,素质,课程
抱朴守真思想为大学生导路

摘要:如今大学生群体生活的时代与老子那时时隔千年,但这丝毫不影响老子深邃的思想穿越古今。他毫不吝啬地将他的智慧倾洒于我们这个世间。我们现在这个急功近利的世界急需老子追随本源的思想来净化我们的心灵。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的栋梁,更应该接受老子抱朴守真的精神洗涤。在此基础上培养成的价值观将会让大学生受益终生。

关键词:抱朴守真,大学生,价值观

一、朴素的内涵

《老子》十九章)的命题中提到,是没有染色的丝;是没有雕琢的木;素、朴字异而义同。

抱朴守真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所在,如同他强调的无为之治一样,无为即顺应自然的本性,不去人为随性地改变自然本来的特性,此即为道法的宗旨。

现代汉语中朴素一词就来源于老子的抱朴守真。朴,素二字都表达着最纯粹原本的意思。不掺杂那些花哨无用的装饰,只注重事物本身最根本的用途。事实上,我们很容易被过于繁杂的事物蒙蔽事实的真相。

正如老子在道德经12章所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才是最大的和谐。这也正是老子抱朴守真的本意所在。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老子》十八章——哲学层面看,老子认为万物之本源为,而道以无为为其本性,它是无为而自然的,能守此,万物便顺应自然而变化。实际上,宇宙演化及其规律之对老子而言虽有点神秘毕竟不可言说)但并不复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自然,指的是自己而然。

如其另一种说法,莫之命而常自然的深刻之处就在让事物自然而然地展开自己本有的历程,而不要作出违反其本性的行为。

老子所谓: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老子》七十三章),正可作为莫之命而常自然这一命题的一种解说:它诉诸于自然的根本规律,这种规律是不争攘而善于得胜的;不说话而善于回应的;不召唤而自动来到的。

总的说来,抱朴守真简化一点,就是指朴素,再究其根本就是自然,即道法自然。

二、大学生现在价值观形成的问题

可以看到,如今的有些大学生非常浮躁。因为在父母辈过去的眼光里,考上大学就是走上人生巅峰的起端,甚至已经就是巅峰了。很多大学生在这种思维的长期引导下,形成了一劳永逸的错误价值观。于是他们在大学期间便放纵不羁,远远背离了初心与梦想。同时,另有一群大学生感到前途渺茫,在相对高三宽松的大学生活里失去了方向,于是便四处玩乐,以弥补其空虚。所以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树立有着很好的指导性。


三、大学时期对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性

然而人生在大学这个时期对价值观的形成尤为重要。此时学生们会一边回顾过去的生活历程并将此总结为自己的人生经验不仅如此,他们还将未来的危机与机遇结合起来,重整过去的心路历程,来规划未来的出路。因此,我们看重此时人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它决定了大学生的人生走向,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未来。

四、抱朴守真对大学生的实际意义

老子的抱朴守真的价值观恰好给了我们大学生一个正确的导向。我们在未来一定会步入严酷的社会会接受到社会各种各样的实际情景。面临各种诱惑,我们是否能够把握自己的自然本心,将重心牢牢地固定在自己的脚下,做到不偏不倚,为梦织心呢?我们或许会被利益蒙蔽了眼睛,于是丧失了原则,背弃了信仰。这是悲哀的,因为我们走着走着就忘了为何而出发。

但你曾可知,朴素仍有味。 这不是天方夜谭,且自然可以知道此之味非彼之味。没有佐料的点衬反而更能体验到纯真的趣味。没错,这是一种心之趣味,非舌尖之五味。内心的充实所带来的朴素之纯美是五味无法比拟的。可曾想到,当真正的五味过于浓重,最终只会变得无味。

我们一生追求的功名利禄在它失去原本的价值,只是为了满足你的贪欲时,你可会猛然回首,回忆起大学时期种下的朴素种子,或许已经开花结果。相信那片净土,终将会收留在昏暗社会里摸爬滚打的失足青年,将他孤傲狂躁又千疮百孔的心灵抚慰。

这就是老子抱朴守真对当今大学生们的伟大意义。

结语:我们重在理解并吸纳老子抱朴守真思想的深邃性,让其在当今社会发扬以自然为中心的价值观,来影响当代年轻人的价值取向。让我们的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gi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