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惠农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及预防对策 》,欢迎阅读!

浅析惠农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及预防对策
作者:史晓莉
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年第11期
史晓莉
(西宁市经营管理站,青海西宁 810008)
摘要:一系列惠民惠农政策,体现了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
关键词:惠农政策;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惠农政策,这些政策体现了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 西宁市惠农政策资金落实情况
2013年青海省提高粮食直补暨农资综合补贴标准,粮食直补标准为30.2元/667m2,农资综合补贴标准为44.8元/667m2。全市共下达农资综合补贴6711.3万元,粮食直补资金
4220.58万元,共计10931.88万元,补贴面积169.55万亩,受益农户达74.25万户。农机购置补贴2466.7万元.农机购置补贴由区县农牧部门审核购机者身份后交市农机站直接对购机者进行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和良种补贴资金均实行了专户储存、专人专管、专款专用。对补贴资金的拨付,一律通过“粮食补贴资金专户”,实行“一折通”形式进行发放。有效减少了中间环节,防止了资金被截留和挪用。
2 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惠农政策宣传还不够深入,群众对各项惠农政策的了解不全面,农民群众知晓率不高,在少数地方还出现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不知道的问题。如重群众轻干部。大多将宣传对象定位为农民群众,而作为执行主体的镇村干部仅通过会议等较窄途径学习政策知识,相对于多达数十项的惠农政策,缺乏系统培训,导致自身政策掌握不全、不准、不深,影响政策执行。重在家轻在外。虽然每年进村入户发放宣传资料,但大量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看不到资料、听不到广播,难以掌握相关政策。重“补多少”轻“怎么补”。宣传补贴项目、标准、金额较多,对于如何申领、向谁申请等操作性、程序性的宣传较少。重形式轻实效。满足于大张旗鼓地宣传,忽视群众看不看得懂、满意不满意;惠农政策和权益分配宣传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不断增多,补贴资金的不断增加,群众对惠农政策的期望增加,各项惠农政策的评定和监管难度加大。三是有些项目录入的基础信息资料不准,扶持救助对象不准确。种粮直补没有实现应补尽补情况,存在不合理现象。如农资综合直补政策规定,直补面积为农户二轮土地承包面积减去退耕还林面积后为农户享受补贴面积,因历史原因,一般情况下农户拥有的实际土地面积远远大于二轮土地承包合同面积,减去退耕还林面积后按政策农户就无法享受补贴了,但实际上农户仍然种植了大面积的农作物,造成农户实际种植面积与政策落实不符。
四是土地征完后的一些没征土地、水渠等造成破坏无法使用,致使土地无法耕种,成了撂荒地。
3 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村民对各种惠农政策不能及时全面掌握
一是渠道单一,宣传不细致,不能做到全覆盖;二是农村人员流动大,尤其农忙时人员难召集。三是许多青壮年长时间在外打工,留守的大多数是老人和小孩,客观上关心了解强农惠农政策不够。
3.2 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机制不够简便、科学
目前,落实惠农政策主要有“一卡通到户”、政府部门审核发放、提货抵扣差价、验收后报账等四种方式,有的操作程序复杂,有的周期较长,有的中间环节偏多,这既增加了掌握和操作的难度,又增加了监管难度。
3.3 各项监管措施不能做到制度化、经常化
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种类多,基层工作力量和监管力量有限,而上级监管又因层级多、范围广不能做到经常和规范,受人力和经费限制,部分惠农政策资金监管力度不够,出现有的政策资金监管不力,出现了违规违纪现象。
4 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对策建议
4.1 加大宣传力度,努力使强农惠农政策做到家喻户晓
采取符合农村实际的宣传方式,落实惠农政策,提高群众的认知度和满意度,基础是要把各项惠农政策及时传达到基层,把主要精神实质和操作程序向群众讲透彻,向村组干部讲清楚,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要针对当前农村接受政策能力强的人群外出的现实,认真研究政策宣传的方式、方法,采取更加灵活,更加方便快捷的宣传形式,提高政策入户知晓率。让广大群众及时了解和掌握各项强农惠农政策项目名称、具体内容、实施标准、程序及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维护,让群众对强农惠农政策享有充分的知情权、享有权和监督权。
4.2 严格执行政策,依法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科学设计补贴方式,简化补贴程序,强化保障措施,既要做到全覆盖、应享尽享,又要防止虚报冒领、套取资金等现象发生。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为民服务意识和实际工作能力。同时,要高度重视公示作用,无论什么政策,群众享受前一律先进行公示强化职能部门的职责,确保政策落实严格程序,规范操作。落实政策要坚持公开、公正、农民直接受益的原则,规范管理,阳光操作。例如:对农机购置补贴标明详细价格、各项补贴在村组实行公开化,实行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农户认可,提高工作的透明度。
4.3 健全监管制度,完善强农惠农政策资金管理体制
结合实际及时制定和完善强农惠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强农惠农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报批程序与监管、验收方法等,严格按制度管理专项资金。坚持强农惠农资金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制度,实行追踪问效和延伸审计制度,制定专项资金考核量化办法,将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列入各级目标责任制并签订责任状,有计划地连续性考核,不达标的要严格追究其责任。
4.4 加强监督检查,加大处罚力度
加大惠农资金的监督管理力度。加强对各项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监督,针对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细化措施和责任,切实加强补贴资金兑现过程的监管。纪检、监察、财政、审计、农业等部门要健全完善协调配合、信息交流等工作机制,通过日常督查、专项检查、随机抽查、入户调查等方式,切实加强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违纪违法案件,并加大经济处罚、及时严肃处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bO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