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材料怎么写突出“五写”用活“五招”,克服撰写“五难”

2022-10-16 18:49:5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考察材料怎么写突出“五写”用活“五招”,克服撰写“五难”》,欢迎阅读!
用活,撰写,克服,考察,突出
考察材料怎么写突出“五写”用活“五招”,克服撰

写“五难”

干部考察是选准用好干部的关键环节之一,干部考察材料是决定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写好考察材料是基础性的工作,如何克服撰写考察材料的五难问题,结合工作经历,笔者认为应该突出五写,用活五招,确保考察材料写准写实。 突出五写,确保考察对象形象具体

考察材料一般由标题、正文、缺点不足、民主推荐测评情况、落款、日期等部分组成。根据《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定的考察材料必须写实、全面、准确、清楚地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干部考察材料通过固定格式、不固定内容来体现考察对象全方位、多层次的表现。材料中通过 写德、写能、写勤、写绩、写廉,用原汁原味的具体事例与谈话环节的评价意见相结合,将考察对象德才表现、工作实绩等内容准确、清楚地表达出来。在正确评价考察对象工作成绩与表现的同时要深度反映存在的缺点和问题,确保考察工作高质量呈现。 避免五难,确保考察全程写真写实

综合日常考察工作,考察材料中容易出现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优点千人一面,难以刻画个性特点。材料中惯用政治意识强、想坚定等语句来表述考察对象的优点,学习还不够深入等无关痛痒的语句来大致、宽泛的评价干部,使得优点不优、特点不明。 二是个人总结代替表现材料,难以突出客观分析。考察材料是考察组在对干部考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形成的反映考察对象的写实材料,考察组要对个人总结进行细致分析,有针对性的采用到考察材料中,进一步提升材料质量。 三是材料单纯拼接,难以明确主旨大意。在撰写考察材料的同时,缺乏对材料整体性的把握和前后事件的逻辑性,例如在正文中描述干部刻苦努力、勤勉奋进、积极主动开展工作


而在缺点与不足中又反映干部缺乏干事创业的热情,前后矛盾无法客观反应干部真实表现。 四是仅有空泛评价或事例堆砌,难以相互结合评价干部。在考察材料中不能很好的把评价语句和具体事件中的具体表现结合起来,进而无法体现干部特点性格,考察材料空有其表,缺乏说服力。 五是语言缺乏锤炼,难以反映干部综合表现。考察材料中能否准确的反映干部德能勤绩廉方面的表现,还要靠精确的语言表达,例如有些考察材料中对90后年轻干部的评价为领导能力很强、工作阅历丰富等,与干部身份不符、经历不符。语言表达要突出准确性、鲜明性、简练性、生动性,结合干部的身份、专业、经历、工作实绩等方面,进行客观的评价。 用活五招,确保考察材料提质增效

考察材料要紧紧抓住考察对象的个性特征、任职经历等情况来写,着力刻画考察对象的真实面貌,努力做到看考察材料如见其人 一是多听广看筑牢基础。在考察过程中,尽量多听取谈话对象的各类意见,对涉及考察对象的文字材料,比如工作总结、人事档案等要深入分析、全面了解。这样才能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为后期考察材料撰写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岗位性质突出特长。对比不同的岗位,通过考察对象在岗位上的实际表现发现优点特长,例如,对拟提拔重用干部要突出其工作能力和特长,对一般干部要突出其发展潜能;

对单位负责人要突出其政治忠诚度和驾驭全局、作风民主等特点。 三是细捋经历准样子。结合考察对象工作经历进行刻画,如乡镇干部应突出其吃苦精神、开创能力和处置急难险重任务的能力,行业部门干部、业务性干部应突出其业务水平、服务能力等。 四是朴实文风写实写事。考察材料追求的是平实易懂,不需要像《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出场时身长八尺,面如冠王,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的夸张描述,也不需要堆砌辞藻,乱用修辞词语,更不能用过度渲染手法、生僻晦涩语句,直接用事实说话,用数据佐证,用实绩证明考察对象的真实面貌。 五是语言精准直抒个性。考察材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Zm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