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领导干部如何处理突发事件》,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领导干部如何处理突发事件
作者:吴 江
来源:《廉政瞭望》2008年第03期
习仲勋是老一辈革命家,他主政广东是在1978年春至1980年底。时间虽然不长,却正处在历史大转折时期。在这样的历史关头,可以说大事、难事、突发事件不断,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顺应和引领历史潮流,是对领导干部能否胜任的一种考验——
摸透情况,面对乱局要有主心骨
1978年和1979年上半年,广东发生了群体性偷渡外逃香港的风潮。事态非常严重,仅半年全省偷渡外逃人数高达12万人,逃出的近3万人。这对主政广东不久的习仲勋来说,是一个重大考验。
1978年7月,在偷渡之风初起时,习仲勋就轻车简从,到问题严重的宝安考察。他下车伊始,不是先听各级负责人汇报,而是让他们陪同到处看看,了解实情。就是在这次考察中,在独特的中英街上,他看到香港那边车水马龙,宝安这边冷落萧条,心里感到很难受,就对时任宝安县委书记的方苞说:“解放快30年了,那边很繁荣,我们这边却破破烂烂……” 正是这种强烈而鲜明的感性认识,让习仲勋对问题的根源有了明确的判断:制止群众性外逃的根本措施是发展经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要敢于破除旧框框,他对方苞关于搞小额贸易、过境耕作的请示当场拍板:“说办就办,不要等!只要能把生产搞上去,就干,不要先去反他什么主义。”可以说,这次考察对习仲勋触动很大,使他真正看到老百姓对改革开放、提高生活水平的强烈渴望以及发展经济的紧迫性。这种触动对于他后来把握大局、制定政策起了重要作用。
在珠三角地区反偷渡工作会议上,一些部队同志认为外逃是政治原因,是和社会主义制度不一致。在讨论中,习仲勋说:“主要原因是经济原因而不是政治原因。如果把偷渡看成是政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W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