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家长的素质与家庭教育艺术》,欢迎阅读!

家长的素质与家庭教育艺术 一、家长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我国著名学者于光远说过:“当父母不容易,当好父母更不容易,当父母有当父母的学问。”的确如此,父母生下一个孩子就等于给自己提出了一系列需要终身回答的问题:大至教育目标的确定,小到教育方式方法的策划„„家长答好教育孩子这张答卷,没有过硬的功夫是不行的。家长的自身基本素质如何,对子女的成人成才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这往往关系到孩子的一生。 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说过:“染于益则益,染于黄则黄,„„故染不可不慎也。”这说明了父母对孩子的熏陶是非常重要的。无数事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岳飞之所以能成为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而流芳百世,是与“岳母刺字”的影响分不开的;童年时期被认为是愚笨者的爱迪生之所以能成为世界著名的大发明家,也与他母亲的教育和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然,我们家长自身的不良习惯和作风同样会影响孩子。如果家长不文明、不礼貌,甚至道德败坏、腐化堕落,也会传给孩子,使孩子受害不浅,甚至走上歧途。正如鲁迅先生曾说过的:“许多精神上体质上的缺点,也可以传给子孙”,这“便是子孙灭亡的伏线,生命的危机”。
由此可见,父母自身的基本素质对孩子影响极大,所有的父母亲都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扎扎实实地搞好家庭教育,把子女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有用之材。 那么,家长的基本素质包括哪些方面呢? 1.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做父母的,要自觉担负起为国家培养下一代的义务,要注意孩子的全面发展,要培养孩子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立志为祖国、为人民作贡献,从小培养他们具有崇高的品德。高尔基曾说过一句值得父母们记取的话。他说,要使我们的子女“不是父母的金钱房屋和家具的继承者,而是真实强大的珍品——由父母所创造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继承者”。
作为小学生,孩子的模仿力极强,而孩子最初的模仿对象往往就是家长。家长的模范言行对子女有巨大的积极影响,父母品行高尚,能使孩子受到良好的熏陶,一生受益匪浅;当然,家风不正,就会使孩子受到不良影响,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例如,有的父母教育孩子做一个正直的人,而自己却在那里搞不正之风,行贿受贿、贪污腐化;有的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艰苦朴素,而自己却从不节约,大吃大喝,讲究排场;有的父母教育孩子勤奋好学,而自己在家里从不读书看报;有的父母教育孩子要团结、讲礼貌,而自己不是与邻居大吵大闹,就是与同事闹矛盾,回到家里也非常粗鲁、野蛮;有的家长教育自己的孩子要诚实勇敢,而自己却爱说假话、大话,而且胆小怕事„„像这样的父母怎么能使孩子正常发展?在青少年犯罪案例中,发现一些青少年之所以走上歧途,与他从家庭中,特别是父母身上沾染的恶习有密切的关系。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下梁歪斜塌下来”。我们说,教育孩子要从完善自身做起。我们家长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端其行正其身,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2.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一定的艺术修养
儿童正处在成长发育时期,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都感到新鲜,他们常常会向父母提出许许多多的“是什么”和“为什么”,这些问题包含着孩子的求知欲,孕育着聪明和智慧。爱因斯坦说过:“我的思想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常常来源于好奇心”。爱迪生的发明创造也与他童年时代的“为什么”分不开。如果我们家长能在孩子提问后给予正确的解答,并因势利导加以启发,对促进孩子智力发展作用非常大。有的家长面对孩子的提问“一问三不知”,只好打马虎眼,
蒙混过关,甚至不懂装懂,作了错误的回答,这必将对孩子带来很坏的影响。因此,家长应多读些书,多掌握点知识,这不仅仅是为了回答孩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热情和学习精神,给孩子以良好的影响。我国宋代的苏轼、苏辙,在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晋代的王献之能成为有名的书法家,与他们的父亲苏洵、王羲之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刚恢复高考的那几年,许多青年报名参加高考,而被录取的人中,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比例最高。这些都说明了父母的文化素质对孩子的学习影响极大。
当然,文化素质还包括音乐、美术、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修养。家长要求孩子全面发展,自己也必须是个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了孩子,作为家长应该初步具备这些艺术和体育方面的知识,至少应有这方面的兴趣。不少家长跟着孩子在培训班从头学起。有些家长还做到不耻下问、虚心求教。这对孩子各方面的健康发展是很有好处的。我们家长应该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科学素质和艺术修养,并教育诱导孩子,使他们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3.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人的心理素质包括多个方面,一个好家长主要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素质:
(1)要有健康的情感。一个合格的家长应保持稳定、含蓄、深沉的情感,避免大起大落,喜怒无常。如果我们家长不用理智驾驭情感,在外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就拿孩子作为“出气筒”,这样非常有害。因为这样,有可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孩子心灵的创伤,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悲剧。另一方面,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无限度地表现出自己的“爱”,或者无休止地赞扬夸奖孩子,甚至夸大其辞,这样则会使孩子产生骄傲情绪,妄自尊大。
(2)要有顽强的意志品质。一个人干任何有益的事情,都应有决心,有恒心,有毅力,不怕困难。作为家长更应具备这种意志品质。因为:其一,家长良好的意志品质本身会给孩子带来良好影响,有可能使孩子同样具备这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其二,教好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为父母,教育孩子要有恒心,有耐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3)应当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正确的分析能力。一个好家长还应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善于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子女的一言一行,善于捕捉各种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以便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4.努力学习有关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涉及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人才学等等多方面的知识,家长掌握一些教育科学知识,对于家长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正确地开展家庭教育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家长应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
普天之下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着美好的憧憬,热切的希望。然而,只有这些是不够的,还应学会以科学的方法去培养孩子。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是实现教育任务和内容的措施及手段,是保证教子成才的重要因素。 1.谈话言教
在家庭教育中,与子女谈话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通过谈话方式摆事实,讲道理,能启发孩子的自觉性,提高孩子的思想认识和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
与子女谈话是一种艺术,家长应学习使用正面鼓励的语言与孩子沟通,把孩子当作与自己
一样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尊重孩子的人格,以平等的、朋友式的言语与他们交流,切莫高高在上,随意训斥。朝着孩子大声嚷叫和唠唠叨叨可能成为习惯,而且是徒劳无益的习惯。 如何进行批评性谈话,也是让许多家长头疼的事,因为批评多了,孩子烦;批评少了,不管用。有的家长刚一开口,孩子就顶牛,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家长和孩子还都生了一肚子气。 据在美国的考察者发现,美国的家庭经常采用一种询问式批评,既有趣又有效。
考察者靳忠良先生曾在一对美国夫妇家居住。有一次,主人3岁的小男孩在靳先生的床上又蹦又跳,这时他的妈妈走过来,用轻得几乎让人听不见的声音在小男孩耳边询问:“你觉得不经客人允许就随便在客人床上乱蹦,可以吗?”母亲的声音十分轻柔,脸上带着和蔼的微笑,但小男孩却像听见了严厉的批评,马上停止了乱蹦。“现在你觉得该同靳先生说什么呢?”母亲仍是用轻柔的询问口气同小男孩讲话。只见小男孩望着母亲思考了片刻,跑到靳先生面前连说“对不起”,脸上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靳先生发现,虽然母亲是在批评孩子,但两人在一起就像一对好朋友在亲切地讨论问题,孩子非但没有顶撞母亲,反而心悦诚服。 “孩子们——正因为他们是孩子——对事物常常有着某种‘混乱的感觉’,如果我们知道如何得体而又严格地对待这些情感,就会使一个争端四起的战场变成愉快和睦的家庭。”汤姆·金诺特的这番话,是我们在向子女进行说话时应该记取的。 2.榜样示范
榜样示范教育,是以他人(包括家长)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去影响教育孩子的一种教育方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对孩子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它具体、生动、形象,孩子易于领会和模仿。因此,运用榜样教育孩子,要选好典型,使典型本身有教育意义,切合孩子的实际。榜样的选择会是多类型、多层次的,有为国争光的科学家,有人格伟大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为了人民利益舍生忘死的战斗英雄,有在平凡岗位默默奉献的普通劳动者,有老师、同学,还有家长自己„„
应当注意的是,家长是孩子最先和最直接模仿的榜样。家长的语言、行动、思想作风时刻都是孩子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教育作用很大。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造成深刻的影响。因此,自你为人父母的那一天起,你就必须估量你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你满口脏话,言必称“老子”,你的孩子说话能文明那才是奇怪。你整天打麻将,你的孩子如何自觉地认真学习?你拿回单位的纸张、墨水和订书机,孩子就会认为偷窃是正当行为。你不尊敬老人,当你老了他又如何能尊敬你?
北京市西城区后广平小学一位10岁的小姑娘马宇歌,其成长的经历正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她从一年级时发表第一篇作品起,至今已发表文章100多篇;8岁以优异成绩入选中央电视台小记者团,成功地采访了近30位知名人士;1997年暑假只身乘火车下江南,穿越5省(市),历时28天,行程4 000多公里;8岁开始用自己的稿费捐助“希望工程”„„10岁的宇歌创造了大多数同龄人难以企及的成功。
教育家说,让孩子体会到父母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是最现实最生动最鲜明的教材,最容易激发孩子的感性认识。宇歌上小学第一天,老师开完家长会,其他的家长领着孩子都走了,父亲马弘毅却让宇歌留下,父女俩将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邻居唐爷爷每次上街购物,只要遇上,马弘毅总要下车主动帮忙,宇歌耳濡目染,每次遇到唐爷爷就主动上前搀扶,帮爷爷拎包。宇歌的热情、真诚、礼貌、乐于助人,就是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养成的。
笔者认为,家长能给孩子留下一个勤奋正直的身影与清白人生的身教,才更显人格魅力;于无声之中感染孩子的身体力行,才是家教之本。 3.行为训练
对孩子的教育,着重点不在讲许多道理,而在于训练孩子遵守必要的行为准则。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对孩子个性和道德观念以及生活习惯的形成,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信鸽比赛中屡屡获奖的鸽子必须经过精心的放飞训练,放飞的确是有危险的,但不经过放飞训练的信鸽不可能成为佼佼者。科学运用“放飞效应”可以训练出优良的信鸽,这个道理也适应于对子女的教育。因此,家长应努力在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中,训练和帮助孩子建立行为准则,培养和指导孩子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长要认清时代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加强对孩子的社会化教育,“硬硬心肠”放开孩子的手脚,指导孩子“试飞”,锻炼孩子生活的“双翅”。家长在“放飞”教育的过程中要讲究方法,注意如下四点:①要有计划地培养“独立”的能力;②对孩子正当的“试飞”活动应尽力支持、鼓励;③要进行适度的“磨练教育”;④防止和矫正孩子不正当的自主要求和“试飞”行为。
训练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根本之点在于家长能够长期坚持对孩子的一贯合理要求,以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在反复的练习与实践中逐步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训练,必有一段辛苦的历程,但先苦后乐,先繁后简,父母要有耐心。 怎样做个轻松的父母?——训练孩子独立自主。 4.期望激励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赞扬和激励,能缩短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精神得到加强,产生奋发向上的强烈愿望。
瑞典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一所小学作“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他任意地抽出20%的学生,并故意告诉教师说,这些孩子将是“未来的人才”,会有优异的发展。8个月后再次测验,结果发现那些被称为“未来的人才”的学生,成绩进步果真比别的学生快。为什么呢?原因是教师得知这些学生会“有优异的发展”以后,对他们产生了好感和期望,从而在与这些学生的接触中,以表情、眼神、语调等所传达的暗示与期望,产生了积极的心理影响。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罗森塔尔效应”。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当多鼓励与赞扬孩子,引导孩子向家长期望的目标发展。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母亲当着儿子的面对父亲说:你注意到了没有,今晚晓远把他的自行车放在停车房里了。他从前总把车停在外面,直到我们提醒他才放进去。他现在变得负责多了,你不这样认为吗? 父亲对儿子说:在我工作时,你一直是安安静静的,谢谢你,儿子。你很能替别人着想。既然我的事做完了,我这会儿也就有空了,我们干吗不计划一下星期六到动物园去玩呢? 即使是最调皮捣蛋的孩子,也会为得到一句发自内心的赞辞而做好事,关键在于我们应善于引导。
上面介绍了有关教育子女的一些方法,诸如了解孩子,统一要求,情理交融,学习辅导,文化熏陶等等。这些方法都是从家庭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也是富有成效的。但是,家长们也应记住,方法不是到处可以应急的灵丹,也没有凝固不变的模式。教育有法,教无定法。教育上的方法问题,实质上是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艺术问题,一切教育方法的使用都应以对象、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应当灵活地运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VW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