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的教授法

2023-06-21 21:3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的教授法》,欢迎阅读!
日语,作为,教授,外语,关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的教授法

作者:李昕昕

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年第04

以人为本

随着日企在中国的增多及日本动漫的风靡,日语学习者与日俱增。日语已不单是语言技能的表现,而成为时尚一族追逐的潮流。公司白领为了与日本客户的沟通,学习日语商务会话;留学生为了在日本生活工作,需要掌握流畅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习日常生活用语;日语系的学生们则为了通过日本语能力测试,加强阅读、翻译等书面表达能力。以人为本是指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学习目的和学习需要,老师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和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有重点、有区别、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达到有的放矢的目的。 语感

把日语作为母语的话者和把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习者,在说话时的语言思维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在表达时首先不会考虑一句话语法的对错,而是顾及人际关系、对方的身份地位来选择适当的措辞,无意识地脱口而出自然表达,潜在的知識。后者在使用一门第二外语时,尤其是初学者,首先担心语法错误或是单词误用,接下来再考虑其他因素,并且很多表达都是基于背诵的课文,一旦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就很难流利表达了,即顕在的知識。二者的区别是由于两者的语言环境和语感的不同造成的。能否准确使用一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无论对于母语会话者还是第二外语学习者来说,语感是关键。

所以学习者应该尽可能在良好的语言环境里,努力培养语感和把第二外语作为第一言语来使用的思维。同时,对于教师来说处于日新月异的时代,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和提升自我教育识,改变思维方式和教学流程也是迫在眉睫。 选择制

语言在我们的生活里已远不止仅充当思维的物质外壳,而变成了进行公共互动所必须经过的桥梁和借助的重要手段。学习者虽然学习了各种文法和惯用句型,但是一旦开口说话,常常感到困惑、手足无措,不知如何表达才好,这应该是知识与运用之间的鸿沟导致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习者不仅要了解文法和单词本身的含义,更要学会如何使用。即日语中習得学習关于第二外语学习方法的区别。習得是指不特意学习文法规则,已经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头脑里的潜在的知識,用语言向身边的人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无意识的、自然的表达过程是習得学習是指有意识地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进行交流对话。从学習習得的过程要学习者根据外在言语环境的改变,对已经掌握的知识、信息进行处理、融合和理解,然后自然顺畅地使用出来。

对此,老师们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和有重点的教学,为学习者提供重要的和必要的知识,就是内容选择制。例如,~てあげる(给~)、あなた()学习日语的人都知道这类词语不仅带有感情色彩,而且含有轻微的鄙视对方的韵味,因此在日常交际时使用频率很低。在教学时可以向学习者说明此类现象和它们在语感上的异同,没必要挖空心思解释与之相近词之间语法上的细微区别,否则反而容易混淆不清。

其次,阶段性的教学。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有时会情不自禁地把所有相关的语法贪婪的一气呵成的讲授,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事实上这样做的教学期望值并不太高。例如,在讲到するところだ”“しているところだ”“たところだ这三个语法,老师们往往是一并例举出来,通过例句讲解其语法构成,但学习者在使用时经常不知道应该用哪一个。出现这种情况,其实我们可以针对某个语法的使用频率和使用的必要性做问卷调查,或者通过各种渠道参考相关数据,判断学习者的学习阶段等手段,来决定教授语法的先后顺序,也讲求習得的顺序。

以上是本人在日本学习关于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的教授法方面的感想和总结,接下来想浅谈在日常教学中,自己关于日语作为第二外语教授法的实践。

可以说顕在的知識是指学习者只是达到大致理解了在课堂上学习的新文法和词汇含义的初级阶段,还不善于很好的使用。潜在的知識是指学习者可以不用谨慎地考虑文法和词汇的对错而轻松自然地说日语,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为了使学生从顕在的知識学习转化为潜在的知識学习,需要在不断的反复的练习过程中,达到娴熟使用的程度。也就是要从了解语法、词汇方面的基本知识,进步到掌握如何运用语法和词汇相关方面的知识。

过去一直存在语法和词汇才是唯一学好一门外语的金钥匙的误区,语法和词汇是奠基石,固然是必不可少的。但要真正提高学习能力和语言使用能力,还要从各方面下功夫。我尝试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首先,以前让学生应用学习过的新文法依葫芦画瓢造句,体现了学生的能力,现在倾重培养学生的習得能力,让他们为了准确传达自己的意思,从学习过的众多句型和单词中自主的选择正确的使用。并且同一个句子根据说话人的心情、说话的对象和身份等不同,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给对方的感觉会有微妙的差异,有时甚至产生误解。通过比较这些异同,让学习者主动的对所掌握信息的加深理解,更加融入到良好的语言环境中来培养日语的语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然后,不再拘泥于背诵的课文或会话,在教学中采取书面表达和现实生活用语表达并重的方法。在学习正式用语的同时学习口语表达方式,尤其是日本社会出现的最新词汇和表达,使枯燥的课堂瞬时与现实社会接轨,学习起来也如鱼得水,对于拥有不同学习目标的学习者来说也是相得益彰。

最后,为了让学习者的顕在的知識发挥充分的作用,我让他们自由组合小组,设定各式各样的生活场景,各自担任不同的角色,配置简单的道具,根据发生的事件,上台发言、表演,并且在交流的过程中必须让对方清楚明白地了解自己的意思。在这过程中出现沟通困难不能顺利进行谈话是常事,若是着急或者仅靠提高说话的分贝是无济于事的,甚至会陷入更尴尬的局面,反而使用愈加难懂的句型。此时要提到交流战略一说,就是需要双方的相互协同合作,只有调整自己的言语反复提问,并且换成另外易懂、有效的句型和单词来表达相同的含义,达到深入浅出和异曲同工的目的,这样才能成功完成对话。这种会话调整情报交流的能力无论对于第一母语话者还是第二言语学习者来说,都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提倡将其在第二言语学习中摆在重要的位置,体现了学习者对潜在的知识的处理和输出能力,养成用第一言语表达的思维和习惯。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L9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