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地沟通

2022-12-30 03:07: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地沟通》,欢迎阅读!
家长,沟通,有效,进行,如何
如何与学生家长实行有效地沟通

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单纯靠学校或家庭一方面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由于教师不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也不清楚孩子在校的表现,这就会产生片面性,家庭和学校虽然承担者共同的教育目标,但他们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会有很大的差别。但是,无论怎样教育子,都必须以孩子的发展为本,我们与学生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所以就应该争取学生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只有这样学校和家庭才会形成一股合力,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和连贯性。那么,如何与学生家长实行有效地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就成为我们每个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平时我们主要借助家长会、家访以及电话联系等方式来实行,而每个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方法与策略,这些方法交互使用会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定期召开家长会

有所行,既能够将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告知全体家长,又能够单独约谈个别学生的家长,解决班级某些学生的问题,一举两得。其实,我觉得这两者,关键还在于前者,由于家长会我们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家长,是全体家长了解学校的最好方式,也是我们向全体学生家长灌输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最好时机,只有将全体学生家长调动起来,家校才能形成一股合力,达到共同的目标。

家长会的组织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我们事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例如:

1.确定主题。根据一段时间来学校的总体情况及学生的表现,确定好本次家长会的主题(如了解学校,了解学生在校表现,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顺便提一些合理化的建议等等) 2.准备充足的材料。认真全面的准备讲话稿以及每个学生表现的书面信息,由于班主任及老师面对那么多热情的家长,不可能一一谈话,只有将学生的表现通过书面的形式表现给家长,才能更全面、更深入的开好这次家长 会。

3.精心安排会议程序。一般情况,家长到会的时间早晚不一,所以可在会前准备学生优秀作业 学生小制作作品等展览,供家长参观,使等人的那段时间让家长过得既充实又有意义,会议开始再按学校安排的程序有序地实行。

4.重视会议效果反馈。反馈是检验家长会效果重要的一环,可采用书面征求意见的方式实行,对于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所涉及的合理化问题,班主任理应尽快解决。

家长会,虽然是一个全面的实行家校联系的方式,但这样大型的动作,每学期只能召开一到两次为佳,否则泛泛的召开家长会会引起家长的厌烦。 二、随机实行家访

家访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的工作方法之一,是了解学生、促动后进生转化的重要手段。真正做好家访工作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成功的家访能使家长更加佩服老师,使学生更加亲近老师、信任老师,从而激发积极向上的决心;然而,失败的家访也会使家长对老师产生不该有的误解,会使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给老师增添新的烦恼。所以,家访要有目的性,掌握准确的方法,不能急于求成。 1、不宜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去家访 长期以来,班主任的家访工作有所失误——要不就是不实行家访,要不就是等学生犯错误时才匆匆忙忙向家长汇报这样在家长心目中形成了一种错误的理解——小孩犯了错误时才来家访。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应该贯彻在每个学期的教育过程中。在家访时要采取闲聊的方式实行,在日常交谈中取得应有的效果,不宜过于严肃,更不宜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去家访。

2、家访时要树立家长对孩子的信心

在家访中班主任要与家长共同商洽教育学生的方法,树立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信心。不宜过多地指出学生的错误,而削弱家长对子女的信心。


3,要尊重学生

特别是那些有多种缺点且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从爱心出发,应该从表扬其优点开始,家长汇报时要挖掘他们在学校的点滴进步,不要当面告状,不能把家访当作告状的机会,别不能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数落学生,要告诉学生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改正,正了就是好学生。

适时的家访会融洽师生的感情,便于了解和教育学生,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联系更加紧密,更有效地督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三、不定时电话联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话已成为人们最普遍的通讯工具,打电话、打手机以及发短信也已悄然出现在家校联系中,它的方便与快捷已逐渐被家校双方所接受。我觉得在和家长的电话联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选择适合的范围与对象

有的家长由于工作忙,在家时间少,三餐都照顾不上,更不用说陪孩子了;有的家长由于管不住孩子看电视、电脑上网等,于是都把孩子推给了学校。这些学生的家往往离校较远,教师实行传统的家访不方便,所以住宿学生和问题学生的家长就成为电话联系的首选。 2、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与家长电话联系前,应该组织好语言,不要大事小事都通知家长,学生在校时间长,与家长相处时间短,家长很想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班主任和家长谈话的内容应主要是在校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或是近期学生有什么思想波动,需要家长帮忙做什么工作等等。老师要事先理清思路,但也不要一言堂,多听一听家长的意见,争取能在短时间内打成共识。 3、要使用恰当的语气

电话联系不是与家长面对面,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教师应特别注意讲话的语气。打电话时,首先问一问对方是否方便接电话,有礼貌地寒暄几句,做到感情上的初步交流,然后再切入正题,更易于取得良好的效果。 家长与老师之间定期互通信息,家长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老师也能随时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对学生工作也会有的放矢,电话成了家庭与学校之间不可或缺的联系纽带。 四、利用家校联络卡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

无论是家长会、家访还是电话联系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针对性,我们需要一种能随时、经常和每个学生家长保持联系的一种方式。本学年我对家校联系的方式进行了一个小小的探索。那就是利用家校联络卡每周都与家长保持联系。 何为家校联络卡?通俗的说就是,将学生的在校表现通过书面的形式告知家长,家长也可以通过这张家校联络卡,向老师反映孩子教育的问题,向学校提一些合理化的建议,真正做到了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好孩子,所以我认为家校联络卡辅以家长会、家访和电话这三种家校联系的方式,会取得更为有效的教育效果。

家校联络卡上有学生的姓名、班级等信息,有反应学生在校学习、纪律、劳动、品德等方面的评分和等级核定,有学生小组长的评语以及班主任的评语,有学生本周的作业及其他注意事项,比较全面的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各种信息 我们现在每个班级几乎都在使用小组学习所以这就为家校联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们可以借助于小组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记录,与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再加上班主任的评语,几个不同的方面反馈学生的信息,学生家长更易于接受。

其实,无论使用哪种与家长沟通的方式,我们都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多换位思考,尊重家长和学生

与家长沟通,要多进行换位思考,理解家长的困难。不要动辄就向家长告状,更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还可能引起学生对家长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Bj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