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教育总结》,欢迎阅读!

中学生优异生活习惯养成教育总结
中学生优异习惯养成教育总结
初中阶段 , 是学生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 . 搞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 促使学生形成优异的学习、生活习惯 , 使他们“学会做人 , 学会求知 , 学会健体 , 学会审美”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点工程 . 多年来 , 我校以培养学生优异的行为习惯为重点 , 把贯彻道德规范同进一步落实《中学生守则》、《中学一世常行为规范》结合起来 , 在以下几方面做了不卑不亢的努力 :
一、成立班规 , 成立正气 , 形成优异的班风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 , 也是培养优异习惯的苗圃 . 新组建的班 级, 集体成员的行为习惯毕竟会不同样样 , 必定不利于班主任的协调与管理. 为此 , 学校在每学年开始都责令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依照《中学生
守则》和《中学一世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 , 提炼出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内容 , 拟订班规 . 班规的内容不要求过多 , 但必定要可行 , 切合本班学生的特点 . 在此基础上 , 再拟订出班训 , 以此拘束班级的整体行为 , 初步使班级形成目注明确、奋斗向上的氛围 . 拟订完成后 , 班主任将班训、班规及时下发到学生手中 , 在熟记的基础上 ,
不断比较自己的言行反省自己 . 班主任以班规为标尺 , 时时各处、方方面面督查学生、警示学生 , 遵守得好的 , 及时夸耀 . 故意违反班规校纪的 , 严格责怪 , 指出其危害 , 以成立正气 , 形成优异的初步 .
二、重视小事 , 防微杜渐 , 促优异习惯的养成
一些所谓的小事 , 既是学生养成优异习惯的渠道 , 又是检验学生可否有优异习惯的试金石 . 抓住身边的一些小事 . 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 是我校长远以来重视、研究和实验的一个课题 .
1、警句的激励作用
名言、警句拥有激励人、教育人的作用 , 能发挥优异的警策作用 , 教育奏效不能够低估 . 怎样使学生在感悟中理解甚至于接受“从小事做
起, 养成优异习惯”的重要性 , 我们从政治、语文课本中采集了一些为学生喜闻乐道的古语、名言、警句 , 如: “勿以恶小而为之 , 勿以善小而不为”、“千里大堤 , 溃于蚁穴”、“针眼大的窟窿斗大的风”等, 把他们请到德育教育的课堂 , 引导学生掌握它们的意旨 , 领悟其中的内涵 , 牢记它们说明的道理 , 实践其中的真理 .
2、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重视要的示范作用 . 教师无小节 , 各处是典范 . 学校从抓教师的行为习惯下手 , 促学生优异行为习惯的养成 . 学校积极贯
彻并认真落实县局提出的“卫生就是形象 , 卫生就是作风”的口 号, 成立教师轮流值日制 , 值日教师每天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整理办公室的卫生 , 领导每天检查 , 并抽查卫生保持情况 . 经过夸耀和责怪、量化宣告等手段 , 大大增强了教师讲卫生、争文明、树形象的积极性 . 在学生中广泛张开的“伸伸手、猫猫腰”活动 , 教师也积极参加 , 教室讲台前的粉笔头及时捡到粉笔盒里 , 校园、操场的废纸、脏物及时捡到垃圾箱中 . 由于教师注意了身边小事的示范作用 , 拥有优异的行为习惯 , 使学生不论在教室、办公室还是校园都碰到优异的影响 .
3、发挥班主任的督导作用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 , 这一特别职能就决定了与学生的广泛接触与相处 , 正确发挥班主任的督导作用 , 是促使学生优异习惯形成的推动力 . 为了达到利用小事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目的 , 学校向班主任提出了“四勤”的原则 : 一是“腿勤”班主任上班坚持“车棚干净区教室办公室”这条路线 , 及时发现各地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及时解决 . 勤到班级 , 多与学生在一起 , 掌握第一手资料 , 做到工作有的放矢 ; 二是“眼勤” , 勤观察并善于观察 , 捕捉苗头性的东西 , 使一些小事变成教育引导学生的素材 ; 三是“嘴勤”经常召开有班委会成员和值日干部参加的会议 , 让他们将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掌握第二手资料 , 共商管理的策略 . 四是“脑勤” , 就是经常想问题 , 从自己掌握的大量资料中概括出共性的东西 , 抽象出规律性的东西 , 更好地指导自己今后的工作 . 能够说 , 这“四勤”是提高学生优异的习惯实效的良方 .
三、广开渠道 , 多方面施教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A9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