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趣品”笔记书的另类突围》,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趣品”笔记书的另类突围
作者:唐乘花 徐景学
来源:《出版参考》2014年第07期
数字时代,媒介和技术的剧烈变革,使得传统出版受数字出版的冲击越来越强烈,面对从传播到互播的转变,传统出版日渐式微,寻求突围之策,已成为传统出版社应对时代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传统出版人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就一个传统出版社的整体突围策略来说,“合作”是基础,“转型”是目标,“另类”是补充。
2012年8月-2013年1月,花城出版社相继出版了由麦小麦担任责任编辑的《夜·色》(黄佟佟著、黄薇绘)、《西关花月夜》(黄爱东西著、卢延光绘)、《花颜》(袁倩著绘)等整套笔记书,这种介于绘本书和笔记本之间,既可读文字和故事,又可当绘本来欣赏,还可做笔记本使用的新的图书形式,一面世就受到了读者的追捧,《夜·色》在推出一个月内销售一空,只得加紧重印,当当网还主动为其量身订做了专门的推广网页,《西关花月夜》一出厂,荔湾区政府宣传部便定制用作礼品,《花颜》也得到了北京斯勤美容品牌的全方位赞助。微博上,见到这几本书的读者都喜欢主动晒书晒图,与人分享其精美的页面。书买回去,除阅读外,还有人在书的留白部分写情诗、抄格言、写心情日记,有人在上面记事,甚至用来抄日常菜谱,最终将其变为打上读者私人烙印的珍贵作品,这不但充分发挥了笔记书作为笔记本的功能,也体现了其普通图书所不具有的“互动性”。除了像普通书一样买给自己,很多人还买它来当作礼物送给朋友或亲人,男性热衷于买《夜·色》或《花颜》送给太太或女朋友,还有人买来送给妈妈,显示出了它们极高的市场接受度。
书的责编麦小麦先生将这套新型图书命名为“趣品”笔记书,意即“人有趣,书有品”,体现其本人做人做书的目标追求。而这套图文精美,宜读、宜赏、宜写、宜把玩、宜收藏、宜送人的万能笔记书,不但突破了传统图书仅仅“可读”的限制,其“把书的一半留给读者”的互动性设计,也比传统图书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而且整套书的美丽、质感、功能等,又都是电子书所无法企及的。
所谓“笔记书”,其实是以笔记本的设计方式,糅合了全新手绘插画和日记体跳跃式文字,在传统图文搭配的“图文书”的基础上,为方便读者阅读时拥有表达自己灵感的空间,另外专门设计空白部分,以供读者随时写下自己的“读后感”“随笔”或随性“涂鸦”。笔记书在欧美早就风行,最近几年在台湾地区热销,继而又带动在临近的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地走红。在我国内地,“笔记书”面世以来也颇受关注,读者群多为年轻人。据悉,目前国内图书市场上,已有十多种“笔记书”问世。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世纪文睿公司此前推出了慕容引刀绘著的《无声爱——刀刀的爱情笔记本》,一上市就引发了“稻米”们的购买收藏热潮,一万册新书两个月内销售一空;哈尔滨出版社推出的“系列图文笔记书”《善待自己》第一版印数13000套,高出其他普通书籍一版数量近一倍,并在两个月内就登上“开卷全国畅销书排行榜”。在互联网和电子阅读大行其道的今天,笔记书为何能“破茧而出”,在短期内取得较高的市场接受度和不俗的销售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绩?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是以出色的创意和精美的设计为核心,再辅之以一系列包装和营销手段。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创意独特。创意的好拙,往往关系到一本书的成败。笔记书瞄准年轻读者这一特定消费群体,针对年轻人喜欢读图的特点,抓住读者阅读中常常有感而发的习惯和心理,既颠覆了一般图书的概念又颠覆了传统笔记本的概念,似书非书,似本非本。作为书,它的文字很少,大量留白;作为笔记本,它又有书号和版权页,能像书一样销售,这样一个跨界的东西,别人拿到的时候一定会问:“咦,这是书还是笔记本?”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购买欲。一些读者表示:“看这样的书本身就很愉悦,何况生活匆忙,用笔的时候越来越少,而这么漂亮的笔记书会诱惑我多写多记。”
二是设计精美。首先是封面设计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眼球,如中国青年出版社此前推出的“张咏茨笔记书系列”,这一套八本的新颖“颜色”笔记书,按红黄蓝绿紫等八种颜色组合,封面也都按色系印制成不同颜色,能很快引起读者的注意;其次是针对特定消费群体,装帧个性,印刷精美,犹如艺术品一般,让人爱不释手。
三是图文契合。笔记书文字虽少,但句句精彩,图片也个性化、私人化,而且图文契合,相互增色、互相提升。
四是销售渠道多元。笔记书在网店和书店销售时,既可在普通图书区出售,又可在文具、笔记本售卖区出现,还可拓展到精品店、文具店、百货店、超市等其他销售渠道,此外,还可根据大公司、大品牌的需求进行礼品定制,实现销售渠道多元化。
在纸介媒体式微和数字阅读兴起之际,笔记书的成功,为纸质图书应对电子书的挑战提供了范例,面对未来数字出版的挑战,传统出版社必须找准自身的竞争定位、充分发挥内容优势,在加快实行数字化转型的同时,策划创意出更多受市场欢迎的差异化产品,在差异化竞争中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