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思政教师队伍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

2022-11-13 10:08: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高校思政教师队伍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欢迎阅读!
思政,教师队伍,行为规范,修养,道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高校思政教师队伍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

作者:熊娜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34

【摘 要】高校思政教师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是教师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高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道德就是依靠社会主流文化,人们的行为习惯和内心强大的力量来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每个行业和职业都有其特定的道德规范。对于高校思政教师来讲,更应该加强教师思想道德修养,认真履行职责,创新育人模式,培养有知识、有道德、有文化、有修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大学生,这才是每位思政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思政教师;道德修养;行为规范 一、教师道德修养发展的几个阶段

教师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组成。它作为整个高校道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以及职业本身的形成发展一样,思想道德的产生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形成阶段。随着职业分工的雏形形成,在漫长的生活中,教师职业慢慢承担起了社会的重要任务。新中国的建立,教师以人民的主人、社会的劳动者的身份,出现于社会面前,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倡导下,教师地位获得了根本的改善。

(二)发展阶段。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条件下,师德师风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然而,由于文化大革命对于知识分子的打击和对于学校的冲击,教育发展跌落低谷,教师地位又落臭老九的行列。八十年代后,教师重新得到了尊重,教师地位有了很大提升。可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多元化的形成,以及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教师的社会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

(三)完善阶段。近些年来,教师的道德素质也有了明显提高,每年召开两会都会从教师的队伍中选出一些建言献策的人,向国家传递民声,维护教师队伍的根本利益。这几年,诞生于从高校及基础教育领域的政府中高级公务员也越来越多。教师群体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 二、有效提高思政教师思想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

道德原则和规范是高校从全局出发,对所有教师提出行为准则。对于思政教师来说,更应该从影响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前提出发有所作为,主动承担其改变当代大学生面貌的引领者。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先,从自身授课方式来讲,提前进入与大学生共成长,共进步角色转换。进入角色,是教师育人成功的必由之路。同时,还得有好的角色定位、角色设计、角色语言和角色行为。这样才能在学生心目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对于思政教师的形象已经成功迈出第一步。其次,多方整合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在道德原则和行为中创新工作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改变位置,二是逆向思维。这些都是有效提高思政教师整体水平的途径。思政教师职业道德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解决大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过程。因此,思政教师工作应当认识大学生的本质,研究大学生的本质为切入点,注重以人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从而达到更好的育人目的。

(一)尊重学生,关心集体。应试教育使得当代大学生尽管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但实际上的独立能力却很弱。面对疑惑,教师们都能给出很好的建议和意见,但对于思政教师更应从学生的思想矛盾出发来关心每位学生。征求学生的意见,给他们主动权,利用集体活动做到相互了解和互相沟通的目的。

(二)引导学生,创造提升空间。大学生容易将学校的行为规范和校纪校规内化为道德行为习惯,将变成约束或禁止对待。而思政教师在化解学生不满情绪的言语中,应积极主动衔着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衡量关系,通过实例分析和理论讲演,让学生清晰规范和准则带来的益处。思政老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制度的讨论和制定中去,尽可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来发现与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思政教师的威信。

(三)提供条件,保障学生的自由和权益。保护学生的各种合法权益是高校教师对学生人道主义关怀的重中之重。而思政教师也要在实际生活中、工作中,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做到真诚和深切。思政教师不但要以身作则,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身体力行地维护学生的各项利益,还要积极的宣传,创造有利的条件,保障学生正当权益。这些都是提高思政教师队伍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的有效措施。

三、拓展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师德建设新举措

社会的角度去考量,以德治国是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它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前提,以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为落脚点的社会思想体系,在教育战线上主要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一个思政教师的政治态度决定着他的道德倾向,崇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科学观念,理清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思政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基本体现。加强思政队伍建设,提高思政教师政治敏锐性,开展各种学习型活动,领会文件精神,传授深层次文化。在浓厚的工作氛围中,创设优良的思政队伍建设。育人环境也可能直接导致学习效果和发挥水平,但教师的道德修养不能因环境而改变,更应突出人文理念和素质修养。当然,学校也可通过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种途径为思政教师提供一个更好的交流平台,发挥榜样的力量和示范的作用,学习典型和先进来推动思政教学工作在学生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最后,加强制度建设,转变思政教师育人观念。在高校思政教育的队伍中,制定良好的体制来保障教师在传授知识中得心应手。通过各种奖励机制,鼓励思政教师向积极、健康、主流文化领域正确传播。改善以往懒散的工作作风,积极主动投身于研究与实践中去,以最大的优势顺应时代的潮流,重新塑造思政教师的新形象。 参考文献

[1] 王庆英.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J].理论导报,201108. 作者简介:熊娜(1986.03- ),女,汉族,江西南昌人,本科,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班级管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4w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