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解决问题》评课稿

2023-05-09 21:42: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6、7解决问题》评课稿》,欢迎阅读!
解决,问题
67解决问题》评课稿

67解决问题》这节课是一年级学习“解决问题”的开始,“解决问题”这类题,关键是让学生看图说出两个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这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图画,理解图画内容,知道加上大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哪两个数学信息,要求什么数学问题,并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节课教学的突出特点有:

1、提前蕴伏,做好铺垫。这节课虽然是教学解决问题的第一节课,但是在前面已经在学习看图列示,张琳老师做的很好的一点是,她能够在前面教学看图列示时,渗透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才使本节课教学比较轻松,不然学生突然接触这个内容,是很难接受的。从上课中我们也能够看出,张琳老师在教学看图列示时,学生学得是很扎实的,学生能用语言准确地讲述图中两个信息,为这节课的教学做好了很好的准备。

2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扎实。这节课教学设计很合理,由猜谜语复习旧知看图说图意列示导课,到探究新知,细致引导学生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再到巩固新知的基本训练,提出问题列示计算,设计一图多式,让学生明白相同的一幅图,如果从不停的角度去观察,就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列出的算式就不同,但都能求出正方体的总数,并且总数不变。教学程序环环相扣,逐步加深,基本知识得到巩固,思维的到训练。

3、学生积极性高,参与性强。张琳老师教学很有激情,有活力,能


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很高,参与性强。

建议这节课注意以下几点:

1 引出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有些过于细致,过于重复,点到即可,重点放在提问题上。因为学生对大括号和?号所表示的的意思不难理解,难的是对大括号和?号的表述,就是说起来难,把叙述句转换成问句难,受前面说具体数量的定势影响,学生提出问题时好说有6只、7个,不说有多少个,转换成问句难。在这个问题上可作细致引导,多花费点时间,反复训练。能够先出示第一幅图,让学生说说图意,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如果学生提到的数学问题是具体的数量,而不是问句,教师就能够引导纠正,数学问题就是向别人提问,是问一共有多少只?要把“6”换成了“多少”这两个字。谁能像老师这样说你一遍?一共有多少只?这里能够多让几个学生说说,多提出几个提问题,指导学生明白问句是含有多少只、多少个、多少人等的话,而不是6只、7个、5人这样的话。这样可为今后的教学扫清障碍,打下扎实的基础。

2、在练习中训练提问。紧跟着的下面的练习,能够让学生不再说两信息就多练习说看图能够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这样乘热打铁,学生多练习几道题,多练习提问题、说问话。

3教学时使用规范数学语言。反复对学生说能够看出什么数学息,能够提出什么提数学问题。让学生明白,数学信息数学问题都是跟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3B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