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读巴金的《随想录》:只有反思,没有仇恨

2023-05-07 12:43: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19、读巴金的《随想录》:只有反思,没有仇恨》,欢迎阅读!
巴金,随想录,仇恨,反思,只有


读巴金的《随想录》:只有反思

没有仇恨



拖拖拉拉一年多,巴金的《随想录》总算被我读完了。时间一久,我才明白,拖欠知识和拖欠工资一样,都使人不爽:前者使人精神空虚,后者则导致无钱交房租。 《随想录》并不见得有什么文采,叙事也平淡,整个跟话家常似的。如果不是名家手笔,这书恐怕很难卖得出去。我反正是不信所谓名家的,但是我却相信口碑,当时听窦文涛、梁文道对此书评价甚高,就不免动了心,想一看究竟。 固然,如今的我们已难想象改革开放初期的言论环境了。只觉得身边似乎也少有因为说错了话而被抓的,懵懵懂懂就觉得已经言论自由了。但不管怎样,我们总归要感谢巴金那代人所谋定的言论空间,必须感谢他们在当时的急切呼吁:要讲真话,少说空话,多做实事,要讲人道…… 既然巴金自称不是文学,也就没有必要纠结于所谓文采。我倒觉得他对人对事的态度更值得学习、借鉴。书中不乏对文革时期各种荒谬事件、言语、行为的描述,作者也时常对文革表现出不满和鄙夷,但字里行间却很少有对个人的批评与攻击。个人是历史的人质,他懂的。他深知在文革那个年代里太多人有太多的无可奈何。他只是


不断反思,并毫不保留地招供自己在文革时作的孽。 巴金对待仇恨的态度,让人动容。在历经多年的打压之后,当再次回到人间时,他并未热衷于去打倒谁谁谁,而只是反复强调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即便拥有了话语权,他也只是一个诚实的人,一个愿意反思的人,是一个能够在仇恨面前依旧保持理智的忠厚长者。

《随想录》并非随想,只不过深思的作者已经淡然,可以淡然地面对仇恨,淡然地面对错误,淡然地保持着博大、宽广的胸怀。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0w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