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科技启蒙教育锻炼幼儿各方面能力

2023-03-06 13:00: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通过科技启蒙教育锻炼幼儿各方面能力》,欢迎阅读!
启蒙教育,锻炼,幼儿,方面,能力
如何通过科技启蒙教育锻炼幼儿各方面能力

文章作者:佚名 201304

【内容提要】 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未来世界将是科技现代化的世界,今天的幼儿将是未来世界建设的主力军。培养21世纪的建设者接受未来世界的挑战,是摆在我们幼教工作者面前的十分紧迫而意义重大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对幼儿进行科技启蒙教育,进行科学素质的培养。针对当前教育的需要,我园对幼儿进行科技启蒙教育,开阔幼儿的眼界,指导幼儿能积极的运用感官来感知和探索周围的物质世界和人类自身的奥妙,积累科学经验,并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初级的科学概念,以理解他们周围的环境,培养幼儿各个方面的能力,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关键词】科技教育 观察力 创造力 良好情感 交往能力 【正文】

幼儿科技教育作为幼儿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幼儿科学知识、激发幼儿科技的兴趣,培养幼儿探索身边科学的任务。幼儿园进行科技启蒙教育,不仅能培养幼儿科学意识、观念、精神、态度,启蒙科技知识,学习科技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行为、习惯,而且对幼儿认识、情感、社会性和身体等发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皮亚杰认为幼儿是通过与环境中的人和事物,相互作用,获得知识和形成概念的。在科技教育活动中,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不断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而且学习认识世界的方法,培养幼儿认识能力,开发幼儿的智力潜能是进行幼儿科技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在幼儿科技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人们选择接受客观信息的能力,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又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对什么事情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有强烈的探索欲望。而幼儿是否具有良好的观察事物的能力,直接影响他们所进行的活动的好坏。达尔文曾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察觉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所以,我们要让幼儿观察、再观察,在观察中增长科学知识,在观察中发展幼儿智力。 1、创设观察的环境,激发探索的欲望,让幼儿喜欢观察。

良好的环境是促进幼儿发展的一个因素,我们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为幼儿的观察创造条件,物质环境是实科技教育的具体保证,它会吸引幼儿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学习观察。因此,我们首先改变了班里的大环境,让他们周围充满了可供观察的素材,如在墙壁上布置天然牧场的大型壁画,绘制了昆虫生长发育图,以激发幼儿观察的意识,并将班里的每瓶农作物种子都标上名称,便于教师指导幼儿观察。其次,我们在室内设置了各种材料,分门别类摆放后分成电、磁、空气、弹性及人体等发现的操作材料,还投放了一些可供拆装的材料,各种标本、图片,同时根据教育目标对投放的材料适时的交换,保证了每个幼儿都有足够的观察机会。

2、从兴趣入手,是观察成为幼儿探索、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

兴趣是观察的动力。幼儿好看、好问,对于周围一切都很感兴趣。我们对于幼儿的问题有时不急于回答,而是引导幼儿观察、去发现、去寻找答案。如在组织幼儿上常识课有趣的磁铁时,一上课就发给幼儿几块磁铁和各种各样的铁制品、塑料制品、陶瓷制品等,让孩子自己摆弄,幼儿兴趣很高,很快津津有味的玩起来,许多孩子为自己的发现兴奋不已,争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伴。这时,我一边引导幼儿观察,一边提出问题,小朋友,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孩子们争着说:有的东西可以吸起来,有的东西吸不起来,我再引导孩子把吸起来的东西放在一边,吸不起来的东西放在一边。许多孩子惊喜的发现,铁制品能吸起来,不是铁制品就吸不起来。这时,老师对孩子的发现给与肯定,让孩子在试一试中饱偿了发现的快乐。 3、适时的设疑是培养幼儿有目的、多角度进行持续观察的手段。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因此培养幼儿有目的、持久的观察是提高幼儿观察质量的保证。为此,教师必须在幼儿整个观察过程中,首先用提问的方式,告诉幼儿观察的目的和要求,指出从观察中寻找什么,使观察的过程按一定的目的进行;其次,教师还应适时的提出问题,把观察活动引向纵深,延续幼儿对事物观察的时间,加强观察的持续性。 如在空气系列操作活动之一打气筒教学中,小小一只塑料打气筒,幼儿为什么百玩不厌,成为科学发现角近一个月的活动内容?其关键在于教师适时的设置疑点。首先,当幼儿接受了用塑料打气筒让气球起来的任务后,幼儿凭借生活经验相互结伴合作,手脚配合,不断调整,终于使一只只彩色的气球鼓起来了,当孩子正沉浸在成功的欢乐中时,打气筒的气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小小打气筒能打出这么多的气的提问,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五彩的气球转向了对小小打气筒的构造研究上。气泵有两个孔,空气是从孔里进去的空气能从孔里进去,难道不能从孔里出来吗?,孩子们对气泵的两个孔发生了兴趣,他们


反复观察了两个红绿气孔的塞子,聪明的孩子在当视觉解决了问题时,找来了火柴梗去捅,发现接管子的一个孔是通的,不接管子的孔是不通的。从以上教学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的观察活动是这样一个程序进行的,即带着问题观察观察中发现问题产生观察的愿望再观察直至得到了满意的答案。而有效的持续这一过程,教师适时的设疑是十分重要的。 二、在幼儿科技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创造力一般指产生新的想法、发现和制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人的一种高级能力,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强的人除了具备相当的专业领域知识、灵活的思维外,还要掌握创造性技能。幼儿的创造力是在活动中发展,是在他们所生活的具体环境中培养起来的。因此,开发幼儿的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 1、注重幼儿自身操作,提供大胆创造的机会,是发展创造力的前提。

创造力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幼儿动作的发展中,其中动手操作活动中出现最多。幼儿是通过做、操作获取直接经验和感受的,正如教育家皮亚杰所说儿童应通过动手进行学习。在科技活动中,我们注重幼儿自身活动,重视培养幼儿学会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发挥孩子的创造潜能。比如在奇妙的磁铁中让幼儿通过反复操作磁铁吸铁的特性,产生为什么会吸铁,不会吸木的疑问,引导幼儿利用磁铁的妙用,如做一只不会使钢笔帽丢失的钢笔等小发明,又如大班孩子在大棚里的蔬菜活动中,认识各种常见的蔬菜后,孩子们联想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将蔬菜重新组合,重新造型:一叶椭圆形的白菜叶子上,插上一根萝卜的根变成了一叶小舟;栩栩如生的小鸭子是萝卜插上茄子弯弯的一头做成的……孩子们大胆的设计、大胆创造,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构思反映了他们的创造才能,正如家长在参观幼儿的作品后惊叹的说:未来的建筑师、设计师可能会在这些孩子中产生

2、创造宽松、开放的环境,培养幼儿创造的心愿。

幼儿创造思维的心态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在其所处环境、氛围的长期作用下才能形成。因此,要培养有利于幼儿创造思维的心态,就必须创设有利于创造的环境和氛围,我园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努力创造各种利于激发幼儿创造力的环境。例如组织幼儿玩纸箱游戏,活动开始前,教师将大大小小的纸盒、纸箱混放草坪上,大的纸箱能装好几个小朋友,有的纸箱还被染上了颜色,当孩子们一看到漂亮的纸箱都惊讶的说:啊,真漂亮!,有的孩子干脆钻进了纸箱,有的摇摇纸箱,有的把小纸箱戴在头上----他们开始玩各种纸箱游戏了。如用纸箱搭成小屋或电视屏幕;在纸箱两侧钻洞,从里面伸出头和手,把纸箱穿在身上;将许多纸箱连载一起玩新干线火车游戏等,这些纸箱游戏并不是老师教给他们的,而是在幼儿自由想象中产生的,可以说具有创造性的纸箱材料,给了幼儿很大的想象、创造空间。再如进行创造性游戏时,教师故意不提供娃娃家用的炉子,用的听诊器,让孩子用积木搭炉灶,用插粒、橡皮泥、毛线连起来做听诊器,孩子们使用自己的创造、制作的玩具玩游戏更感兴趣,也更有成就感。

三、在幼儿科技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良好情感。

科学活动在丰富幼儿科学知识和经验的同时,也丰富着幼儿的情感体验。

1、在活动中,小朋友会经受一定的困难和挫折,但经过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一旦战胜了困难,获得了成功,便会滋生出一种蓬勃向上的探索精神,成为一次活动的动力,对其今后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有一次,在做会变得颜色游戏时,珠珠小朋友怎么也调也调不出自己想要的颜色,当时,我想过去帮他一下,但我忍住了,看看他会怎么做,珠珠小朋友试了一次又一次,终于成功了,当他拿着调色盘跑到我面前时,看看她脸上的小汗珠,我真为她感到骄傲。

2、培养了幼儿的爱心,活动的开展使幼儿对自然界有了粗浅的认识,增强了自信心,通过活动,小朋友之间充满了爱。在幼儿园,能关心老师和同伴,在家尊敬长辈,像一个可爱小大人 四、在幼儿科技教育中,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

科学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与老师、同伴相互交往的机会,如大家一起做如何使浮在水面的木块沉到水底的试验,一起思考让风车转动起来等等。幼儿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协作,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在科学活动中,幼儿也学会了平衡、和谐、合作、相互依赖等概念,这些概念的获得有利于幼儿学习并逐渐形成社会性的行为方式。

综上所述,我园通过开展科技启蒙教育锻炼幼儿各个方面的能力教学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学习研究、探索,让科技教育之花开遍我园。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zQ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