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疫”路同行,云享阅读——互联网+家园共育模式下亲子阅读的探索与应用》,欢迎阅读!

杨璇 “疫”路同行,云享阅读 上海市—学前教育
“疫”路同行,云享阅读
——互联网+家园共育模式下亲子阅读的探索与应用
【案例摘要】
我园利用微信、喜马拉雅FM等公众平台,在疫情期间和幼儿在家一起开展“云享阅读”亲子阅读活动。通过“每天一阅”、“每周一读”、“每月一星”等,积极探索亲子阅读的新模式、新场景、新渠道,形成“线上线下”交相呼应,“园内园外”互动共育阅读环境。 【案例主体】
“阅读是开启孩子智慧的窗,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门,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渠道。”在当今“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互联网的平台打破了幼儿阅读的时空限制,为幼儿阅读提供海量的资源和信息。从视、听一体的电子书到各类音频APP,互联网实现听读、视读的全阅读体验,幼儿阅读不断向多媒体电子形式发展。但是,无论采取何种阅读方式,3—6岁前的学龄儿童阅读,家长的陪伴、共读与倾听,都是不可或缺的。针对现代儿童阅读方式的改变,我们从2020年初疫情开始到至今,利用微信、喜马拉雅FM等公众平台,引导幼儿和家长在家一起家园共育开展“‘疫’路同行,云享阅读”的活动。
我们的做法:
一、资源共享,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每天一阅、好书打卡” 运用微信推广儿童阅读,传播形式多样化,孩子和家长可以获得更多选择权,获取的途径免费且具有稳定性。图文结合文字、图片、视频、语音,把枯燥无味的阅读变得像玩游戏一样轻松、有趣,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提高幼儿阅读的兴趣性和积极性,从而促进幼儿自主,参与到阅读中。
“21天能形成一个习惯,而100天能让这个习惯固化成伴随一生的行为。” 我们以班级为单位创设班级微信群,开展了“亲子悦读一百天”计划,尝试亲子阅读的新模式。班级孩子以6人为一组,并推选一位家长为群主、组长,建立小组群,而老师将作为辅助指导参与到每个微信群里。
每天,老师会在微信群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推荐、发布一篇推荐绘本,或是一篇绘本视听资料。参与计划的家长要每天与孩子共同阅读,并且把相应的照片、视频上传至微信群中,完成每日打卡记录,和组员一起享受亲子共读的乐趣。打卡制度的建立,是为了相互监督,共同进步,鼓励孩子坚持每天阅读。
二、有声阅读,亲子阅读质量的提升——“每周一读、为爱朗读” “为孩子朗读”---是美国教育专家吉姆特利里斯一直致力于宣扬的,他认为这是当今最有效的教育秘诀。
以绘本为媒,为孩子朗读。促成家长回到家陪伴孩子,哪怕每天只有五分钟、
杨璇 “疫”路同行,云享阅读 上海市—学前教育
十分钟这样短暂的时间,也是非常有益处的,这种益处会随着孩子的成长慢慢体现出来。所以在每周末,老师或是志愿者家长可以在群里发布一篇声情并茂的故事链接,群里成员可自愿选择跟读(微信语音60秒内,片段即可)。富有感情地朗读,将更好的吸引孩子的关注力,激起幼儿阅读兴趣,每当孩子读完一段之后,他将具有一种收获的喜悦。而父母和孩子的分角色朗读将让孩子沉浸到故事的角色情境中,使幼儿更好地理解他所阅读的东西,增强语言感染力,提升亲子同读质量。有心的家长在陪读感悟中这样写到:与孩子一起阅读,不仅孩子高兴,我自己也感到很快乐,虽然生活很累,工作很忙,但是拿着书给儿子讲故事的时候,就会不知不觉放松起来,感觉很温馨。
三、点赞互动,亲子阅读兴趣的激发——“每月一星、书香满屋” 到了月末,我们会根据本月打卡情况以及微信群中,孩子的点赞互动情况,每一组评出一个“书香宝宝”和“书香家庭”,以此鼓励幼儿坚持阅读,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在亲子共读中,父母付出的是对孩子的爱,是一点点的时间,而收获的却是亲情,是孩子对读书的兴趣,是阅读习惯的养成,这份沉甸甸的爱,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的启蒙礼物。
四、搭建平台,亲子阅读的“云”分享——“故事大王、相约在线” 除了以微信群的方式,进行“亲子阅读一百天”的活动,我们还在线为家长和孩子们搭建展示的舞台,利用学校的公众号以及社会上的各种音频分享平台,比如:喜马拉雅FM等,开拓亲子阅读新渠道。在“亲子同读”的基础上,每班推荐优秀的亲子朗读的家庭代表或家长,把朗读的优秀故事上传至学校公众号和喜马拉雅APP上,进行“故事大王在线听”活动,利用点赞、投票的方式进行展现和评比,各种现代化手段的利用也增加了年轻家长们参与的积极性。
在线听的活动不仅面向全园,更面向了全社会,形成园内园外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参与到的孩子感受到满满的自豪感,越来越多的孩子、家长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也大大提升了孩子朗读的质量,家长和孩子的阅读积极性越来越高,形成良性循环。
最终成效:
通过一系列的打卡、点赞互动,我园100%的幼儿参与到了亲子阅读的活动中,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大胆的、有感情的讲故事了,有越来越多孩子参与到“故事大王在线听”活动,良好的阅读习惯正在慢慢养成。而家长们在这一过程中,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与孩子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增进了亲子关系。 【经验与启示】
一、资源重组,分级阅读
在园内,老师事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家长推荐、班组研讨、专家推荐
杨璇 “疫”路同行,云享阅读 上海市—学前教育
等方式建立“阅读资源库”发布在幼儿园的公众号上,包括了读物名称、简介、封面介绍以及相应的视听资源。从而实现优质阅读资源的重组与整合,以满足园内不同年龄段幼儿对阅读的个性化需求。对于家长们来说能更有针对性的为自己孩子选择适合的读物。
二、线上线下,交相呼应
线上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引起广泛关注、激发兴趣。线下活动则是围绕线上活动进一步放大其效果,促使线上活动升华。在线下,我们也进行了丰
富的活动如:图书漂流、我的书(亲子共制一本书)、亲子绘本童话剧、小小借阅站等等,我们尝试让孩子和家长一起,用各种形式、手段,演绎、展现自己对于绘本、图书的感悟,各种成果我们也会以视频、照片的形式上传至幼儿园的公众号和微信,利用微信点赞、投票的方式进行展现和评比,各种现代化手段的利用也增加了年轻家长们参与的积极性。
三、园内园外、互动共育
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亲子阅读,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把网上的关于绘本阅读、听故事的公众号、APP等推荐给家长,只要有移动设备,家长们都可以利用零散的时间甚至是几分钟随时随地和孩子一起享受亲子阅读的时光,使园内园外的互动更方便,为家长和幼儿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和展示平台。
互联网的大时代下,幼儿的阅读体验由此得到了空前的拓展,也为亲子阅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无论采取何种阅读方式,家长的陪伴、共读与倾听,都是不可或缺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y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