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知了_教育文摘》,欢迎阅读!

知了
知了
真是个不寻常的午后。
荷塘边的柳树上,知了们好像聚集在一起听报告。树干上两三个,大分叉上四五个,树梢上十几个,有的呆着不动,有的飞起来,有的抱着细枝玩溜索。孩子们在旁边兴奋得又叫又跳,却没有一个敢站出来行动。我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自己是必须要有所作为的。我鼓起勇气说:“我来。”快接近那个黑东西的时候,孩子们都屏息凝神望着我。我甚至觉得自己就是那只身陷绝境的知了,我比它提前受到惊吓,当魔爪划过一道阴影,我就想闪身而逃,逃得比什么都快。 眼一闭,心一横,我终于捉住了第一只。孩子们忽略了我神情的惊恐,一起欢呼起来,把我围得像个英雄似的,要看看战果。一个大点的孩子想出了稳妥之计,她拿起两个捉鱼用的淘米篓,上下相扣,然后小心地移开一条缝,让我把知了塞进去,最后在篓顶压了一瓶饮料。安置好第一只知了,孩子们乐不可支地蹦哒起来。
我感觉捕知了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知了匍匐在树干上,视域窄,耳朵不好使,反应总是慢半拍,等到触碰到它身体的时候,它才想到要采取突围行动,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有孩子听我这一说,央求我把他抱起来,也要当一回勇士,亲身感受一下捉知了的滋味。然而真正拽在手心里的时候,他却“唔哩哇啦”地叫开了。因为知了歇斯底里地叫起来,整个腹部和翅膀都在震动,活像一个开足马力的发动机,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轰得你手心发麻,头皮发胀。孩子从没受过这惊吓,却能狠命坚持到放进篓子的那一刻,那顽强的样子,让人又好笑又感动。 低处的知了,抓的抓了,飞的飞了。看着树梢的知了那安之若素的样子,心有不甘。这时候,你不妨用力地摇一摇树干,感受一下知了在超级震撼中的群飞景象,如果幸运的话,会有一两只老弱的把持不住重心,“咚”一声栽下来,陷在草丛里,扑腾几下,趔趄着站不起身来。你只要欠欠身子,捡它起来,像捡一个土豆或者松果。 回到车上,紧闭门窗,我们小心翼翼地合作着,把篓子里的九个知了,一个不拉地转移到宽敞的塑料箱里,欢声笑语,凯旋而归。 静静的办公室,孩子们趴在桌上围观它们。它们的睡姿实在太可爱了。三只仰面朝天睡大觉,让橘色带条纹的肚皮露在外面,把蝉翼垫在屁股底下。两只是侧翻的,僵着三对脚,像微型的玩具汽车,刚刚出了事故。还有四只是趴着的,恰好占据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它们面无表情地看着箱外,怎么也想不明白,才一眨眼的工夫,休憩着的柳树,戏耍过的荷塘,还有胡蜂、金龟子和蚱蜢那些同伴,都不见了。
孩子们说,知了已经闷死了,这只死了,那只也死了。这时,有一只朝南趴着的知了,先伸了伸腿脚,然后爬到了身边一只知了的脊背上,想要把它侧翻的身体扳过来。可是它好像没有那么大的气力。因为底下的知了像睡着了一样,使不出一点劲儿来。它还是不放弃,做出拥抱它,挑衅它,甚至要和它格斗至死的姿势,终于,一辆侧翻的“玩具车”稳稳当当地回到了平地上。就这样,一只只知了都被召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醒了过来。最小的那只知了是绿色的,开始唱起了歌,它的歌声很是清脆和高亢,鸣声里伴随着“嗡嗡”的回响。一个孩子说,也许它并不是唱歌,而是在急切地叫“妈妈”。
听孩子这一说,我的心头起了些怜悯。知了身形魁梧,可在昆虫的世界里,它的威力远远不如一只小小的胡蜂。查遍全身,唯有一根针刺口器藏在颌下,是用来吸取露水或是树的汁液的。也许,为了捍卫自己的安全,它会用相对比较坚硬的头部去撞击对方,把它撞得晕头转向,或者用发动机的轰鸣去吓唬对方。也许它还会点别的。一个物种看起来如此柔弱,却能生生不息,一定是有它们自己的生存之道的。
整片柳树林,我们没有看到一只喜欢捕食它们的螳螂,也没有看到它们受到别的昆虫的威胁。只是我们,入侵了它们的家园,搞得它们妻离子散,不得安生。
孩子们比我更早意识到了这一点,我每每拿起一只知了来看,都会叮嘱我,轻一点,不要捏疼它的肚子。这会,他们不肯和我磨蹭下去了,径直抬起塑料箱子,去楼下放飞知了。 “这里也有柳树和荷塘!”“这里也可以歌唱!”
可惜知了是个天生的聋子,它们头也不回地驾驶着战斗机,飞走了。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v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