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四步导疑学古诗》,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四步导疑学古诗
作者:孟召侠
来源:《求知导刊》2015年第19期
摘 要:古诗鉴赏因为衔接高考且又涉及古代文化知识,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文章以高中语文古诗为例,通过四步导疑的方法,为古诗教学探寻一条出路。 关键词:古代诗歌;四步导疑;鉴赏能力
古代诗歌离我们生活的时代很遥远,以至于许多高中生在理解古人的情感和诗歌的意境上出现不少偏颇,甚至是笑话。到底怎样的理解才算真正做到最好,笔者认为,我们不妨试试用解疑的方式来鉴赏古代诗歌,了解古人的心境和古诗的意境。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四步导疑的教学模式,希望借此能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一、自主先学——质疑
自主先学这个步骤是想让学生在鉴赏诗歌之前而完成的一些准备工作。在这个过程,学生要认真读诗歌,达到朗读流畅和有初步感情,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经历。最后学生还要重点对诗歌的主体进行翻译,当然,这个翻译不像文言文那样精准,只需要把大致的意思搞清楚即可,但也不能犯科学性的错误。对自己不了解的问题可以在课本上做标记,以备下面小组学习时向同学或教师寻求帮助。
以杜甫的《旅夜书怀》一诗为例,这篇文章的内容不太难,学生很快就可以把诗歌读得很流畅,搞清楚诗人经历和写作背景,但在译文上还是需要关注一下重点词语,以免影响古诗的鉴赏。如“危樯”的“危”字,它是“高”的意思,而不是我们常理解的“危险”之意,这在高一的《蜀道难》一文中已学过,“危乎高哉”中的“危”就是这个意思,这个词语不能出现错误。因为一字的错误理解,它对诗歌的意境和诗人心态的理解相差甚远。如果是“危险”之意,诗人不会能悠闲地观察“细草微风岸”这样的细节,更不可能有下句的“星垂平野阔”的阔大雄浑的意境。 二、小组互动——解疑
小组合作探究是鉴赏诗歌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解决这首诗歌的主要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对诗歌的意象、意境、艺术手法以及诗人的思想情感的鉴赏,达到正确解答诗歌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主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展示交流为主,学生需要注意鉴赏诗歌的方法。
比如,我们高一学过的《蜀道难》一诗,这首诗歌篇幅长,内容相对理解起来比律诗和绝句有些难度。像这样长的诗歌,我们需要注意先给诗歌分层次,理解作者围绕“蜀道”主要分三个层次来写,诗歌重点从蜀道的“高”和“险”两方面来写;然后我们引导学生再根据层次的重点内容进行鉴赏。像第二层次写蜀道的“高”这个特点,作者运用了许多艺术手法,如融想象和夸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gN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