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心得

2023-04-25 21:37: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经济学心得》,欢迎阅读!
经济学,心得
心得体会

经济学是研究一个社会如何有效配置稀缺资源的学科。这一定义也许不会让所有人满意,却大体为现代经济学体系划定了基本的活动疆域。撇开作为方法论的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不论,我们可以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而产业组织经济学、公共经济(或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它们都是围绕如何实现经济效率这一研究主题而组织起来的。 作为基础学科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为各分支学科提供概念基础和分析框架,尤其是前者。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赋予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所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以严格的数学形式表达。在微观经济学中,《国富论》里追逐私利的个人被抽象为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个人。基于这一所谓的经济人假说,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架构可以理解为两个男人的世界,即居民和厂商(这里接受男人更具理性、女人多富感性之说)在两个市场——即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相互作用(如图1)。在产品市场上,居民是产品的购买者, 居民理性的,他进入市场的动机是寻求自身满足或效用的最大化。在决策时,他受到资源稀缺的约束,比如,在产品市场上,可用于购买各种商品的收入是既定的;在劳动力市场上,可用于获取收入的工作时间是既定的。在产品市场上,居民的决策可以概括为寻求既定收入约束下的效用最大化这一优化问题,借助数学方法,可以推导出居民对某一产品的个别需求曲线。在竞争性市场上,通过横向加总,就可以推导出该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 同样,厂商也是理性的,他进入市场的动机是寻求利润的最大化。由于利润同时取决于成本和收益,因此,厂商的决策相对复杂些,他既要考虑因产量变动引起的成本变动,也要考虑因产量和价格变动引起的收益变动。但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其最优决策因此得以大大简化。借助数学方法,同样可以推导出厂商对某一产品的个别供给曲线(为该厂商边际成本曲线的一部分),并通过横向加总推导出该产品的市场供给曲线。 由于市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刻画了产品的市场价格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可以将它们置于同一坐标平面上进行分析。当需求的力量与供给的力量相等时,完全竞争市场达到了均衡。福利分析表明,此时,市场达到有效率的状态。以上的分析尽管是在单个产品市场的均衡或者说局部均衡的意义上进行的,但更为严格的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同样证实了 这样,微观经济学就在证实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基础之上,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基于理性居民和厂商之间相互作用的完全竞争分析框架(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思想在现代躯体中的复活,因此,完全竞争分析框架也称新古典分析框架或新古典经济),而且通过这一分析框架,为我们展示了诸如偏好、效用、需求、供给、成本、收









然而,现实中的经济是复杂的,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情形可谓少之又少,但这并不能抹杀提出完全竞争市场的意义。毕竟,我们只有明白什么是有效率的,才能理解什么是非效率的。事实上,在完全竞争市场成为衡量经济效率的标准之后,种种与完全竞争市场不吻合的情形就被一一拿来对照,在此基础之上的研究既成为微观经济学不断拓展的领地,也成为 相对于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等不完全竞争市场在现实经济中更加普遍。那么,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和消费者之间,尤其是厂商和厂商之间如何交互作用?


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对效率意味着什么?如果缺乏效率,那么政府应采取哪种公共政策? 市场上,价格是联系居民和厂商的纽带。然而,像路灯、国防等公共产品一旦被提供,就存在居民不付钱也能参与消费的所谓搭便车的可能;而像环境污染等外部性问题的发生,则源于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等产品难以自发形成可交易的市场这意味着,公共品、外部性等场合中,市场价格无法自发形成,依赖价格调节经济市场机制因而是失效的。我们知道,市场是由本质上追求私利的居民和厂商所组成的私人部门活动的场所,市场无法解决的问题,表明私人部门也难以有所作为。为此,只有依靠公共部门(或政府)的干预和介入,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之,进而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这一分析思路恰恰构成了公共() 完全竞争市场是一个不存在交易摩擦的完美世界。在这里,现实中各式各样的企业组织退化成一个简单的投入一产出函数;在这里,我们看不到货币、银行、证券等的存在。源于科斯、威廉姆森等人的贡献,交易成本的概念进入了我们的视野,经济学从此变得更具解释力。交易成本经济学提出的基本问题之一是:就产品的提供而言,有时市场本身就足以胜任(考虑一下戴尔电脑公司,其电脑产品所需的零部件几乎全部来自于市场交易),既然如此,为什么存在企业?答案是,企业是一个节约交易成本的组织。相对于市场来说,企业节约交 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兴起,不仅使企业组织重新成为经济学关注的对象,而且让货币和各金融组织在微观经济学中有了自己的位置。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尽管存在价格和买卖关系,我们却看不到货币的影子。而当我们用交易成本的概念思考货币功能的时候,我们发现,管需要货币媒介的买卖比无须媒介的物物交换看起来多了一个环节,似乎成本更高;但在n种商品的场合,要让所有商品交换的完成需要经过n(n1)/2次;而借助货币媒介,只需要(n1)次。因此,只要n2,货币能够节约交易成本的好处就显现出来。当然,货币节约交易成本的功能的发挥,需要有良好的组织为保障,其中最重要的是各种金融组织和制度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就成为金融学的主题。也可以这么说,金融学就是从货币融通的角度研究如何有效配置资源的一门学科。在家庭、公司、政府和国际的层面上,金融学分别被称为 完全竞争市场还是一个有着完全信息的完美世界。然而,现实中因信息不足问题而带来的缺憾可谓无处不在,如在电脑手机、二手车等市场上,买的不如卖的精;在保险市场上,卖的不如买的精。于是,如何克服因信息不足或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所谓逆向选择德风险或委托一代理问题,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就成为信息经济学、契约经济学等研究 至此,我们概览了微观经济学体系的基本面貌及其所衍生的众多经济学分支学科不难理解,微观经济学体系可以视为一座围绕完全竞争或新古典分析框架构建而起的精美大厦。基于完全竞争分析框架,微观经济学将那些可以喻为砖块的一个个基本概念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有秩序地组织起来。但是,仅有框架毕竟过于简陋,为了让这座大厦变得实用和精美,还需要加以装修,各分支学科所起的作用就在于此。它们源于微观经济学,取材于微观经济学;又提出新的概念或分析工具,让微观经济学逐步完善起来。不过,无论这座大厦如何变迁,实现稀缺资源有效配置这一研究主题却是基本不变的,各分支学科的区分主要是在各自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fU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