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陵川县7.28—7.30暴雨气象灾情评估报告》,欢迎阅读!
![陵川县,灾情,暴雨,气象,评估](/static/wddqxz/img/rand/big_31.jpg)
陵川县7.28—7.30暴雨气象灾情评估报告
一、气象灾情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007年7月28日20时—30日14时,山西省陵川县全境相继遭到暴雨袭击,过程降水量71.3—406.5mm,期间全县多个乡镇出现2个或以上暴雨日。连续高强度降水导致全县多个乡镇发生洪涝、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给全县经济和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损失。
1、房屋财产方面。倒塌、损坏房屋450余间,1300余户群众家中进水,已转移群众300余人。马圪当四义村冲走小卡汽车1辆,古郊乡马武寨村冲走农用三轮车1辆,无人员伤亡。
2、农业生产方面。冲毁耕地900余亩,其中马圪当800余亩,古郊100余亩。农作物受灾面积14500余亩,其中损失7成以上4000余亩,损失5成以上4000余亩,绝收6500余亩。冲毁鱼池8亩,冲走虹鳟鱼18万余尾,冲走和死亡猪羊66头,刮倒、损坏树木23000余棵,毁坏沼气池38个。
3、水利设施方面。磨河提水站压力管破损,进水前池淤积,泄洪闸毁坏。古石电站渠道冲毁20处60余米,四级站中断发电。东双脑电站渠道冲毁3处15米,十里河电站渠道淤积40余米。秦家磨在建工程冲走石料15000方,冲毁进站公路7公里。马圪当乡冲毁灌溉水渠3500米。古郊乡、马圪当乡损坏堤防3880米,其中古郊乡古郊村3000米,昆山村800米,马圪当乡武家湾村80米。
4、道路交通方面。陵马线(陵川至马圪当)道路中断,黑猫沟20米路基被冲断,老后湾至地八洞段80米水稳层路面被冲断,东井郊至十里河段8处坍塌。赵马线(赵镇岭至马武寨)古郊至掌里段2处50米路面冲毁,及好水至王莽岭景区西门80米路基坍塌,掌里至迎宾隧道塌方20余处。乡村公路冲毁村组便桥16座、路面88公里,其中马圪当乡19公里,古郊乡48公里,六泉乡21公里。
5、电力通讯方面。古郊乡、马圪当乡供电线路共倒杆18处64根,断线8400米,其中高压3400米,低压5000米,击毁避雷器29组,瓷瓶、茶台150余个,变压器9台,古郊乡、马圪当乡供电一度中断。移动、网通、广播电视等通讯设施,也因通讯线杆多处冲倒,部分地区出现通讯中断。 二、气象情况
7月28日21时开始,我县东部潞城、马圪当、夺火、古郊、六泉等乡镇相继遭到暴雨——特大暴雨的袭击,从28日21时到30日15时,各站降水量分别为:县城102.4mm、平城83.6mm、附城97.06mm、潞城176.7mm、六泉166.0mm、古石217.0mm、古郊406.5mm、秦家庄71.3mm、礼义94.1mm、申庄水库88.0mm。其中降水量最大的的古郊乡28日0时—29日1时出现了一个小时119.5mm的降水极大值(古郊过程各时次降水量见图-1),超过历史记录,是我县从未有过的气象记录。 三、造成灾害的原因分析
从上述实况看来,该次暴雨过程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强度大。古郊乡累计降雨达406.5mm,其中,28日0时至29日1时一个小时119.5毫米,超历史最大值。二是持续时间长。自28日21时至30日15时,长时间降大到暴雨,中间基本没有间歇。三是洪水来势猛。境内的水库及河流高水位、满负荷运行。东双脑水库、古石水库超汛限水位,开始溢流。古郊河、六泉河、赤叶河、马圪当河短时间内河水暴涨,洪水冲毁部分堤防,造成低洼地带农田和房屋受淹。
四、预报服务开展情况及其效益 1. 预报服务开展情况
我局对该次降水过程在汛期短期气候预测和长、中、短、临近等决策预报中分别做出了较为准确的预报,为县委、县政府、防汛办指挥防汛、抢险救灾提供了及时准确的预报信息。
其中,在汛期预报分月主要降水过程中预报7月“26—28日有大到暴雨”;7月月预报中预报“29—31日有中到大雨”;在7月下旬天气预报中预报“29—31日多雷阵雨天气,局地有大到暴雨”,并在7月下旬预报中针对前期以旱为主的气候特征特别提出了“七下八上”主汛期工作建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要积极预防强对流天气造成的局地暴雨、洪涝、雷电等灾害,并积极防御洪涝等气象因素衍生的地质灾害”。
在短期和临近预报中对定点、定量做出了进一步准确预报。特别是28日夜间暴雨前2—3小时,在市台传达雷达数据后,我局预报员及时报告了县委、县政府、防汛办和有关乡镇政府有关强对流云系活动情况,并提醒注意做好防御暴雨准备。降水过程中我局多次发布《重要天气信息》和1次《暴雨篮色预警信号》,并通过电视台字幕滚动播出,及时为广大群众防御灾害提供了公众气象信息和防御指南。
29日上午,我局按照县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紧急会议精神,派出抢险救灾气象服务分队赶赴古郊乡进行现场服务。29日夜间由专人加班起草了《重要气象信息专报》,30日上午,我局即以《重要气象信息专报》形式向县委、县政府就天气、雨情、基本灾情作了专题汇报,并提出了相关防汛、救灾、避险工作建议。 2. 服务效益评估
(1)长、中期比较准确的预报,使各级领导和防汛等有关部门对防御这次灾害性天气过程做到思想提前到位,防灾应急措施得力,抗灾物质准备充分。灾情一发生县里主要领导就能立即进入第一线靠前指挥,充分发挥了预报的决策参谋作用。
(2)短期预报特别是在临近预报中,市台雷达及时监测、预警的发布和区域自动雨量观测站及时收集、传达雨情,都为准确定位暴雨中心发挥了重要的预测预警作用,为领导指挥防汛、抗灾救灾工作起到了“主心骨”作用。7月28日晚,县防汛指挥总指挥茹栋梅、常务副总指挥原光辉接到雨情就冒雨连夜前往古郊了解汛情灾情,安排救险抗灾。7月29日上午7点30分,召开了全县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紧急会议,对防汛救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由于领导靠前指挥、抗灾救灾措施得力,县水务局派出3个技术组,到古郊、六泉、马圪当指导群众防洪抗灾。县民政局、农业局组织了专业队伍,到灾区逐村、逐户进行查灾核灾。县人武部和各乡镇组织民兵1000余人组成突击队,投入抗洪抢险。县公安、经贸、交通、电力等部门也积极深入受灾乡镇,帮助解决具体困难。以最快速度形成了抗洪抢险的强大合力,确保了整个抢险救灾工作有序进行,全县虽然灾情较大,但取得了无人员伤亡的良好效果。
(3)由于灾害发生过程中,及时频繁传达雨情和灾情,使决策机关能够把握重点,全力防范,并紧急启动了相关预案,严格落实水库防汛责任制,对县辖区内的19座中小水库实行了24小时巡查,发现险情,及时处置。严格落实重点河道、重点村庄、边山峪口防汛责任,实行了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逐户排查隐患,及时组织危房内群众和河道内施工人员进行了撤离。严格落实旅游景区防汛责任,加强了景区的值班巡查,并全部关闭景区,疏散了游客。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责成专业技术人员和当地干部对地质灾害点进行了积极监控,对发现的险情,及时采取了避险措施,确保了最大程度减少了灾害损失。
五、预报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正值汛期,由于我局VSAT小站计算机系统老化,经常发生故障,造成接收资料很少,严重影响预报员的正常工作。
2.充分依托现代化设备完善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发布渠道,手机、互连网等应该成为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fB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