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杜甫一生的简介》,欢迎阅读!

杜甫一生的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朝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古典文学史历经的最伟大的诗人,唐诗“三言两语”的代表人物。
杜甫出生在古代文化名城洛阳的一个文人家庭,父亲杜杓和兄长杜润是当时民间著名的文人。他五岁便留下诗文。明末清初文学家郑板桥(1646—1705)肯定他文章写得好,也能娴熟演绎乐谱。十五年龄时便受过科举考试,曾当过洛阳太守,但不久便官失门非,流落江湖。他在不同地方游历,到处体验大变局中百姓生活,而大量的生活及历史经历对他的诗歌创作有重大影响。
元文之前,他发表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如《梦李白》、《送友》、《窗下晓莺》等。唐中宗景云元年(742年),他出任广陵县尉,随任期间受任平明尉,袁州刺史等职,临近崩亡时,因为军队内部政变而受到监禁。经过刘岱救出,杜甫投靠后来发达的唐宗熙宁(743—756)朝廷。
熙宁七年(750年),杜甫被任命为钱塘府尹,并在任上受封“关内侯”,但依然不改官势分散,文章日新月异,形成了他著名的琐句通例的风格,影响了长兴文艺的发展,其诗文影响深远。
738年,加上他之前写的《远上寒山石径斜》、《江南一寒寺老少两空》,现存的诗歌数量有六百多首,现存乐府有二十多首;他也写了不少文章剧本,如《西厢记》、《西洋三部曲》等,其中《泊船瓜洲》、《金锁记》被称为“古都机关架”。
从创作内容上看,杜甫以其歌颂大自然的宏伟风景为主。他以紧凑的琐句,传达出不同寻常的意象,流露野性之美,大自然与宇宙之魅力,使他的乐府、诗歌非常博大广阔。熙宁十四年(755年),杜甫有恩断义绝的史实,卒获“新乐府”,乃改口唱和《回风集》等有存于人,后以礼法酌定《诗经》《楤木》五十六咏,并参预《杂札集》七十首,收有《贻诗》《征人怨》《形影乐》等,共计一百零八首。
杜甫的文学成就使唐诗博大、流传深远,同时也为汉语诗歌创作技巧提出了新的理论,此外他也擅长乐府编写和改编,他的编改乐府的表达方式,更加独具匠心,创下了古代中国文学史上非凡的作品,除了写出无数百经典,对后世诗文创作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eI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