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补肾中成药特点与用法

2023-01-17 23:52: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常用补肾中成药特点与用法》,欢迎阅读!
补肾,中成药,用法,特点,常用
常用补肾中成药特点与用法







肾阴虚

六味地黄丸 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服,水蜜丸16克;小蜜丸19克,大蜜丸11丸,12次。 是治疗肾阴虚的经典名方。服后无腹胀便溏为合适。临床尚有六味地黄软胶囊,12粒,12次。

左归丸 滋阴补肾,填精益髓。用于真阴不足,头晕目眩,腰酸腿软,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口燥咽干。 同上 是治疗肾阴虚的常用方。因是纯补之剂,久服常用易滞脾碍胃,影响食欲。

麦味地黄丸 滋肾养肺。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咳血,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消渴。 用于肾阴虚兼肺阴虚者,兼有潮热盗汗、咽干咳血症状。

河车大造丸 滋阴清热,补肾益肺。用于肺肾两亏,虚劳咳嗽,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腰膝酸软。 同上 用于肾阴虚兼肺阴虚者,但补力较麦味地黄丸强。

杞菊地黄丸 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同上 于肾阴虚兼肝阴虚者。高血压有阴虚阳亢时较常用。相同功效的还有明目地黄丸、石斛夜光丸。

知柏地黄丸 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 同上


用于肾阴不足兼舌苔黄腻或小便短赤等下焦湿热者。

七味都气丸 补肾纳气,涩精止遗。用于肾虚不能纳气,呼多吸少,喘促胸闷,久咳咽干气短,遗精盗汗,小便频数。 口服,19克,12次。 肾阴虚引起的气喘、咳嗽、呃逆等。外感咳嗽引起的气喘忌服。

大补阴丸 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咳嗽咯血,耳鸣遗精。 口服,16克,123次。 针对阴虚火旺者而设,滋阴降火并用,而以滋阴为主。

归芍地黄丸 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用于肝肾两亏,阴虚血少,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酸痛,脚跟疼痛。 口服,水蜜丸16克;小蜜丸19克,大蜜丸11丸,123次。 临床常用于肝肾阴虚之月经不调等病。

二至丸 补益肝肾,滋阴止血。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咽干鼻燥,腰膝酸痛,月经量多。 服,19克,12次。 临床常用于妇科血虚证病人。便溏者忌用。







肾阳虚

金匮肾气丸 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诸证,腰痛脚软,下半身常有冷感,小腹拘急,小便不利,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dN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