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建设工作总结

2022-11-24 19:20: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校本课程建设工作总结》,欢迎阅读!
课程建设,校本,工作总结
社会即课堂 生活即教材

——建昌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新课程改革中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方法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坚持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开放性与探究性原则,通过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共同参与,多方搜集,调查研究,分期撰写论证,积极构建校本教材资源的体系,确保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质量。同时,促使了教师参加课程的开发,赢得了继续教育的良机,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地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有所长的未来人才。

一、 明确认识,提升校本课程开发意识

1、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开发的课程,它是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兴趣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自主开发的课程。我们通过学习培训,充分理解校本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校本课程不仅仅为区域性或本校独特的资源,如果那样,校本课程的开发面将是非常狭窄,根本无法完成新课程选修课开发的需要;校本课程还应包括能体现本校办学理念、根据本校自身条件自主开发的课程我们认为,凡是能够提高我校学生综合素养尤其是人文素养的课程又属本校老师自主开发,均为校本课程. 2、校本课程应该是多样性的,适合本校本地区的,有利于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课程计划性、兴趣性、学生个性为主,更重于过程和活动,多给学生自学、实践和表现的机会.在编写和审核校本课程中,我们注重体现:主体性、开放性、实践性、合作性、创新性、趣味性、民主性、灵活性等原则。校本课程不应过于知识化、系统化",不能以教师为中心,不能以学科为中心,而应注重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学习经验,进行实验性,探究性的活动和学习不能太强求正规划",校本课程应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在实践中不断生成变化的过程。不一定向标准教材看齐,我校既有自编的教材,同时也有讲义,不一而足,关键的是不断的积累,不断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提高.

二、加强管理,确保课程开发有效实施 (一)加强领导,统筹安排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良好的组织保障。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下设教研指导小组和校本教材编写小组,负责对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领导与指导。为了使校本课程开发落到实处,我们制定了《建昌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计划》及《建昌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确保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与实施。

(二)全员参与,通力合作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学校各部门、各层面教师都参与到此过程中来,只有各部门通力合作,校本课程才会有更大的发展。所以学校从领导到教导处、工会等部门通力协作,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努力做到有计划,有经费保障。同时全体教师还尽力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从而使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体现出分阶段、可持续、全员参与的工作模式.

三、科学开发,促使校本课程良性运行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主体自主进行的课程建设过程。我校依照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适应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开放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应用性原则),学校领导和课程研发小组成员通过反复学习调查研究、对话交流,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结合本地特点和我校的实际,首先对我校的校本课题开发进行了定位,明确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决定利用自然界的、社会的、人文的、学生生活、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开展了以下几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课程生成经过以下了以下几个基本步骤:


(1)校情分析。我们根据《建昌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为基础,结合本校师生特点、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学校特色创建工作等多种因素,确立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以此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宗旨。

2)确定方案.在校情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学校特色教育的总体规划,根据课题研究的具体步骤,着手进行思考,对校本课程做出整体安排,确定校本课程建设的总体方案.总体方案经课程开发小组全体成员讨论后,立了《德美教育教学指导纲要,其中包括校本课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教学评价及教学建议等内容。

3)组织实施。我们依据校本课程建设的总体方案和《德美教育教学指导纲要,组织有关教师进行相应学习培训。校本课程开发者自主申报课程开发部分,制定具体的开发计划依据教学指导纲要》中安排的序列,开展相应的课程开发。

(4)课程研发.宁县早胜塬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底蕴,远近驰名的美味特产,可开发的乡土资源极为丰富。我校以《走进建昌》为题,研发校本系列教材,教材按单元编排,每个单元要求基础知识与师生的实践探究、收集整理相结合,是课程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每级上下两册各编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具体安排为:

第一单元:名小吃类 第二单元:地理介绍 第三单元:名人趣事 第四单元:名胜古迹 第五单元:风俗习惯 第六单元:文化艺术

每单元分为:1、短文介绍; 2、交流活动;3、动手操作;4、实践调查。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本着生成性原则,采用了活动方案小结、讲座提纲汇编、采访等多种形式进行,使课程更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 5)开展校本课程活动,展示校本课程开发成果。我们每学期都在学校计划中安排开展参观、展览、演讲表演、竞赛等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在活动中展示学生在校本课程中获得的学习成果.每学期举行2次全校性的承中华千古文明,诵读经典诗歌美文诗歌美文诵读团体与个人大赛,评选出优胜集体和诵读能手,并进行表彰奖, 学科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开展学科教学活动化、生活化的课程研究与实践;在校内开展的各种活动当中贯穿礼仪教育课程”,在校内外、课内外的一切活动当中贯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保证课程的实施.对于校本课程习较突出的学生,学校组织他们进一步提高学习的兴趣,固定每周五活动课时间进行兴趣小组活动,给这些有天赋,有兴趣的学生以提高深造的机会。学校抽调有特长的教师进行指导,成立有书法、绘画、舞蹈、鼓号、手工制作等兴趣小组,学生兴趣浓,教学成效显著。兴趣小组成为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又一道风景。

6)社会实践活动

多年来,学校重视组织师生与外界的交流与展示活动,近几年来,学校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汇演,在家长开放日(元旦、六一)中,进行文艺节目汇演的展示.由于我们始终坚持四结合”,即课上与课下结合、教师与专家结合、普及与提高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有所用,学有所长的展示空间,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认真实施,落实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制度经费保障到位

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实施。我校在加强校本建设的同时,更是把主要精力用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校课程的育人功能,丰富学生的教学生活。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的自主行为,它不同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强有力的行政保障。因此,在实施过程,更需要得到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大力支持。我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一直十分注重课程开发的管理保障。一是组织保障,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长自任组长,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全面负责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工作二是经费保障。学校划拨专项经费用于课程开发和实施,确保校本课程研发的顺利进行。如果没有有力的保障,校本课程的开发只不过是写在纸上的计划,挂在人们嘴边的空话,更值得注意的是,学校注意精打细算,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ZG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