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外城与规划建设史课程教学大纲.doc》,欢迎阅读!
《规划设计基础二》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数:96 适用专业:城市规划 先修课程:城市规划概论
学分数:6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必修的主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规划设计的入门课 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为:①通过本课程,使学生初步掌握以设计图纸、模型作 为设计研究和表达工具。②熟悉掌握基本的建筑设计的方法(对环境、功能的分 析,对方案的综合深入等),并树立一些相对完整的建筑设计方法和观念、形成 初步的建筑技术概念。③引导学生认识建筑同城市的关系,培养正确的规划设计 的观念。④和引导学生的专业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二' 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解读建筑/建筑名作解析(四学时)
(1) 了解各种建筑风格,体会理念与设计之间的联系 (2) 了解建筑形式与功能之间的联系 (3) 初步认识建筑空间与建筑环境的关系 (4) 通过模型制作和解析初步认识建筑空间 (5) 掌握图面构成和排版技巧
第二章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设计(36学时)
(1)学生宿舍设计:以学生作为熟悉的宿舍空间为研究对象,进行单一空 间的设
计,掌握空间的尺度关系。
(4)认知某一城市公共空间,学习外部空间的认知、分析和表达的方法并 进行小
型环境的设计。
第三章小型建筑设计(40学时)
(1) 系统的了解建筑设计的一般过程,掌握建筑设计的一般方法。
(2) 培养初步的生态环境意识,并满足使用要求。
(3) 协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协调建筑形式与建筑功能的关系,学习从环 境分析
和空间构成为出发点的建筑设计方法。
(4) 了解建筑及环境表现的基本内容和使用范围,针对并不同的设计阶段 能够正确和灵活的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段 三'课程的其它教学环节
1、 本课程包含课堂讲授、教学参观、课堂作业及课程设计四个环节。 2、
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实践性,要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及动 手解
决问题的能力。
3、课外实践主要是专业表达技能的训练,如仿宋字、钢笔画,包括寒暑假 的实地参观和读
书笔记。
四、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时数 课程内容
讲 课
习 题 课
讨 论 课
实验
其它教 学环节
小 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合计
五' 教学方法与手段
8 12 12 32
12 24 28 64
20 36 40 96
本课程教学以设计思维引导为主,理论讲授为辅,着重在于培养学生以下给 方面的能力:
1. 分析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独立的分析环境、 建筑使用
方式、建筑结构构造及其它限制要素的能力。
2. 设计研究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操作图纸、手 工模型、电脑模型等多种工具进行建筑设计研究的能力。
3. 设计表达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操作图纸、手工 模型、电脑模型等多种工具进行建筑设计表达的能力。
4. 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进 行整理、概括、消化吸收的能力,以及围绕课堂教学内容,阅读参考书籍和资料, 自我扩充知识领域的能力。
5. 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钻研问题的习惯,和对问题 提出多种解决方案、选择不同设计方法,以及对设计方案进行推敲和深化的能力。 六、 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教材1.董鉴弘.《中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工出版社.2004
2.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工出版社.2008 参考书 1. 贺业矩.《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论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2. 杨秉德.《中国近代城市与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3. 包宗华.《中国城市化道路与建设》.中国城市出版社.1995
4. (波)W.奥斯特洛夫斯基.《现代城市建设》.冯文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5. (芬)沙里宁.《城市一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顾启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6. (美)E.N培根.《城市设计》.黄富湘,朱琪.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七、 其他说明 需专业教师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WI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