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选择统计图-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2022-08-08 20:40:5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选择统计图-公开课比赛一等奖》,欢迎阅读!
开课,下册,一等奖,年级,比赛


课题

施教时间_______

选择统计图

_2_课时

主备人

臧菊

23页例2 “练一练”练习一的第4题。 同角度分析数据,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统计图。

1、使用学生认识到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不同统计图从不

教学 目标

2、使学生经历统计图的数据的比较和分析过程,体会各种统计图表示数据的不同特点和方式,感受各类统计图的作用,提高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据观念。

3使学生感受统计图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图的应用价值,能在学习生活中主动比较、交流、提高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初步培养处理数据的科学态度。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各类统计图的特点,并能灵活分析和应用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的需要灵活选择统计图。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师生活动

一、回顾激活,引入新课 1 回顾统计图

老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扇形统计图,大家回顾一下,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过哪些统计图?(板书: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这三类统计图各是用怎样方式表示数据的? 2 引入新课

老师:我们已经学过三类不同的统计图,知道了各类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式和特点。那这些统计图的特点有什么不同,在不同的统计要求下各自要选择哪种统计图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统计图的比较,进一步了解他们不同特点和各自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统计图。 二、分析比较,认识特点 1 创设情境,了解数据 出示例2(先出现扇形统计图)

媒体和修改

老师:这是小宇收集六年级1班下半年阅读课外书情况的数据制作的统计 图。大家先看看,小宇统计六1班同学课外书阅读情况是为了了解什么问 题?

小宇还制作了另外两幅统计图(因此出现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仔细观察有反映了哪两个方面情况呢?

老师:请在四人小组里互相说说,这三幅统计图统计了课外阅读的哪几方面情况,每幅图表示什么内容,从图中知道哪些信息 学生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2 交流比较,强化特点。

1)老师:这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的哪个方面的情况?

说明: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同学们阅读每类书籍占所有书籍的百分比,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2011年下半年全班每月阅读本数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是平均每个星期课外不同阅读时间人数的情况。



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得出三种统计图的特征,使学生对统计图的选择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

观察扇形统计图,看看从图中反映了课外阅读哪个方面的情况,自己思考。


2老师:哪幅统计图能反映出这个班同学比较喜欢哪种课外书,为什么?要知道各月阅读本数的变化和课外阅读时间人数的多少,分别看哪幅统计图?

说明:不同统计图反映了课外阅读不同方面的情况,要知道不同情况的数据就要从反应不同内容的统计图中了解。

追问:课外阅读这三方面情况,为什么要从不同统计图了解。

老师指出:不同统计图特点不同。扇形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百分比关系。折线统计图既表示数量多少还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又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

3老师:阅读这些统计图,你还能从统计图中对这个班的同学课外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获得哪些信息?同桌说一说。 集体交流,鼓励孩子发表自己想法。

老师小结:扇形统计图可以了解到整个班孩子比较喜欢科普类书籍,因为科普书籍占阅读总量27%,其次是小说了书籍,除了科普、小说、童话和漫画,其他类书籍阅读量较少。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知道,2011年下半年六1班同学在暑假阅读课外书籍比较多,开学后总量有所下降,每月变化是有多有少,但是总体上整个班阅读量比较大。从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这个班具有良好阅读习惯,平均每星期阅读时间在6-8小时左右,和8小时及以上人数占一半以上,课外阅读时间短的同学很少,比如每星期课外阅读时间2小时以下的只有3人。 3 回顾反思,深化认识

老师:从上面的统计内容的分析中,你对学过的的统计图有哪些认识和想法?

老师:不同统计图有不同特点,我们在应用统计图表示数据时,要根据实际需要和反映数据情况选择合适统计图。 那么怎样选择不同类型统计图呢?同桌交流。 老师小结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和应用 三、练习应用,巩固提升 1 完成“练一练”

读题后老师提问:这幅统计图表示了李大爷家收入哪些情况?前两个统计图都是分别表示李大伯家2012年四项收入的情况,为什么用的统计图不一样?那李大伯家20022012年十年时间里同样用“万元“表示每年收入的数据,为什么要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呢?

老师:这里的统计图都是根据具体数据的情况来选择的,同样是家庭一年四项收入情况,因为一种数据是具体多少万元,用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每项收入具体数量多少,所以用条形图,另一种表示每项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所以用扇形统计图,而十年收入的万元数表示每年收入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合适,反映收入的增长变化。 2 练习一第4

1)出示两张统计图数据。让学生说说了解哪些数据。 提问:这两组数据分别用什么统计图合适?为什么?

追问:第一组数据同样是百分比,为什么用折线统计图而不用扇形统计图?


这两组数据也可以用扇形统计图吗,为什么?第二组为什么用复式条形统计图?

老师小结想法特点。学生完成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 3 你能从下面数据中选择合适统计图吗? 1)小明从0岁—10岁体重变化情况。 2)一个小组升高情况统计。 一个家庭八月份各项收入所占百分比 4 举例

老师:你还能从生活中举例说说哪些情况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四人组交流回答。 四、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老师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把你的认识体会和大家分享交流。

选择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百分比关系。 折线统计图既表示数量多少还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条形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又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R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