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教育学》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09)]

2023-01-31 04:17: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教育学》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09)]》,欢迎阅读!
电大,教育学,期末,试卷,专科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教育学》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09]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教育学》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09 一、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请将正确答案选出来,并把它们的标号填入题中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作为进步教育的代表,杜威提出的基本主张包( )

A.学校即社会 B教育即生活 C.教师中心 D.儿童中心 E.书本中心 2.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系统,在类别上包括( )

A.基础教育体系 B.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C.高等教育体系 D.成人继续教育体系 E.特殊教育学校系统 3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

A传授知识 B增强技能 C教书育人 D学会认知 E学会做人 4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E.多重收获性 5.学校管理工作须讲求效益,做到低消耗、高质量、高速度,力求用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取得尽可能好的工作效果,这是学校管理原则中的( )的要求。

A导向性原则 B有效性原则 C民主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 E规范性原则 二、辨析题(除去判断外,请写出理由。每小题7分,共14分) 6.智育就是知识教育,是实施全面教育的认知基础和知识基础。( ) 错。 智育确实是实施全面教育的认识基础和知识基础。但智育的主要任务有三个方面:向学生系统的传授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培养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知识教育只是它的一部分任务。

7.义务教育即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强迫教育( ) 对。

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三、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8.简述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答:教育要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必须要遵循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的一般规律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顺序性,个体的身心发展是有一定顺序、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序性。

(2)阶段性,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阶段性特征决定了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发展特征,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

(3)不均衡性,即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非均等速度和非线性的特征。教育工作要抓住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及时而教。

(4)个别差异性,即由于人的遗传、社会生活条件、教育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影响使儿童的身心呈现出共同特征的同时又有变异性,呈现出差异性。教育者只有掌握了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才能有的放矢,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得到发展。 9.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有关教育者应当履行的义务。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有关教育者应当履行的义务,可以归纳为: (1)为人师表;






(2)执行教学计划

(3)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4)制止、批评和抵制社会上侵犯学生健康和合法权益的行为;

(5)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和业务。

四、论述题(共23分) 10.联系实际阐述如何利用陶冶教育法对学生实施品德教育 答:陶冶教育法是指利用或创造有意义的环境或情境,给人以积极的感化或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人品德的一种方发。

首先,学校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师队伍。俗语说:正人先正已。道德教育的实施者必须有良好的自身修养和道德素质,在日常言行和规范上发挥表率的作用。因此,每个教师在这项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学校必须加强对教师言行规范的引导。 其次,学校要对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转变和创新。学校德育工作要从重道德规范转变为重道德实践与择善能力的培养,因为单纯的道德规范教育容易使学生方行不一致。校在道德教育内容上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辨别能力与择善而行的能力,并把学生的基础文明素质制成一些具体可操作的内容,由低到高做起。在道德教育方法上要从灌输与约束为主转变为疏、堵结合,采取潜移默化的方法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第三,要重视发挥学生干部、团员队伍的作用。学生干部、团员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他们的特殊身份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信服。他们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不可轻视和替代,他们的榜样作用鲜活生动,有很强的号召力、感染力,他们对学生的监督与管理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工作者、自我管理。他们与学生平等,不是居高临下式的教育,有利于启发并促进学生沟通、反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第四,要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形成文明、健康向上的环境是校文化应该发挥的作用。要利用宣传阵地,如橱窗、标语牌等促进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用树立先进典型感染人、塑造人,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如征文、各类比赛等启发人、教育人; 用寓教于乐的活动,如演讲经验介绍等激发人、陶冶人;

还要利用网络、广播、文体活动、自办刊物及有关制度规则等软件硬件,引导学生对自身道德行为进行思考、理解并注重落实到自己的言行中。

第五,要严格日常管理,完善评价制度道德教育不能完全依赖学生的自觉性,要以日常行为规范管理与规章制度的约束为保证,管理育人必须到位,并将其进行量化管理学校德育主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改进管理方法,完善评价制度,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第六,要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强化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巩固。学生不可能只生活在校园中,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在社会中接受开放式教育,到社会中去体会,去感悟自己的言行、别人的言行正确与否,避免因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脱节而出现的教育问题,才是最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 第七,要利用课堂教学巧妙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新课标更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特别是语文政治历史课程,很适合利用来对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样既完成了学科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五、案例分析题(24分) 11.(分析文字300字以上) 班主任老师认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就是能努力刻苦学习的好学生;

学习成绩差的就是不努力不刻苦学习的学生。因此,他经常把考试成绩差,作业出错多的学生叫到办公室进行训斥,他希望通过对差生的严加管教,使全班的学习成绩拉齐。

问题:请从学生的个别差异角度,分析这位班主任老师的做法能否使他的愿望变成现实?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Rj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