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课程》,欢迎阅读!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课程
重难点分析(4)
一、简述校风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1.考核知识点:校风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2.分析要点:
校风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具有的、富有特色的、稳定的校园风气和精神面貌; 校风是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无声的行动命令;
校风是一种不成规章的行为准则,不成条文的心理契约,通过集体舆论对个体的品行作出权威性的肯定或否定,鼓励或制止;
优良的校风能陶冶师生的心灵,鼓励上进,抵制不良风气和行为方式。
二、简述教师的个性特征与教学效果的关系。 1.考核知识点:教师的个性特征与教学效果的关系。 2.分析要点:
(1)教师的能力(包括教学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等)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2)教师的教学态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3)教师的自我意识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4)教师的挫折忍受力和焦虑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三、试论述小学儿童学习动机发展的特征。 1.考核知识点:小学儿童学习动机发展的特征。 2.分析要点:
(1)学习目标由近景向远景发展。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动机主要是指向近景,也即直接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动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的发展,特别是社会和教育的要求,一种指向远景的,与社会意义相联系的动机出现了。
(2)学习兴趣由直接向间接发展。直接兴趣指向学习形式本身,而间接兴趣指向学习过程的结果。低年级儿童往往是对具有游戏因素但又不是把学习变成游戏的学习形式很感兴趣,而到中、高年级学生则更多的是对学习过程的结果感兴趣。
(3)成就动机由外部向内部发展。低年级儿童的成就动机常常受制于附属内驱力,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知识水平的分化,特别是自我意识的逐步形成,他们的成就动机开始由外部转向内部,开始客观地根据自己的成就和能力来追求相应的目标。
四、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进行练习,以提高学生练习效率?
第 1 页 共 3 页
1.考核知识点: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练习的效率。 2.分析要点:
为帮助学生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练习效率,应教会小学儿童练习的基本策略,这些策略主要有: (1)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2)创设有效的练习情境; (3)注意练习任务的同一与变化; (4)安排相应的练习类型; (5)提供必要的重复次数; (6)重视重复与回忆的结合; (7)先求正确,后求迅速; (8)完整、及时地反馈。
五、简述小学儿童同伴交往的特点。 1.考核知识点:小学儿童同伴交往的特点。 2.分析要点:
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特点表现为: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的形式更为复杂;
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动机和目的,能更好地对他人进行反馈,其同伴间的交流更加有效;
他们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采取的行动; 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交往活动;开始形成同伴团体。
六、试论述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关系。 1.考核知识点: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关系。 2.分析要点:
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是构成技能系统的两个子系统,既有区另g又有联系。其区别在于: (1)活动的对象不同。动作技能属于实际操作活动范畴,其对象是物质的、具体的(如打字、射箭),表现为外显的骨骼和肌肉的操作。智力技能的对象是头脑中的映象,具有主观性和抽象性,表现为从外部难以觉察的头脑中的思维过程,属于观念范畴。
(2)活动的结构不同。动作技能是系列动作的连锁,因而其动作结构必须从实际出发,符合实际,不能省略。而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实现的,可以高度省略、高度简缩,甚至觉察不到它的进行,
(3)活动的要求不同。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形成的结果都是从不会做到知道如何做,再达到热能生巧。但动作技能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一套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智力技能则要求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即获得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
两者的联系表现在:动作技能经常是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是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逐步脱离外部动作而借助内部言语实现的。比如,小学生心算、写作文等智力活动,
第 2 页 共 3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P5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