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瑟尔社会冲突理论视角

2023-12-25 17:36: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基于科瑟尔社会冲突理论视角》,欢迎阅读!
瑟尔,视角,冲突,基于,理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科瑟尔社会冲突理论视角

作者:金宏烨

来源:《科技信息·中旬刊》2018年第02

社会冲突理论19世纪中后期发端,于建嵘将其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源起阶段、繁荣发展阶段、延续扩展阶段。马克思、齐美尔、韦伯算是社会学之中冲突理论的开端。 很多学者将马克思的阶级冲突与后来的现代冲突理论联系起来,阶级冲突被马克思认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这种思想也影响了后来的现代冲突理论

齐美尔认为冲突是一种社会化的形式,社会的发展需要冲突这种看起来不怎么和谐的音符,因为冲突并不全是破坏因素。冲突和合作都具有社会功能,决不是说反功能必要,而是说一定程度的冲突是群体形成和群体生活持续的基本要素。1

马克思·韦伯对冲突理论有比较清晰地阐述,他认为社会不同群体及个人利益都能形成冲突关系,阶级冲突只是单一的一部分,能影响社会冲突的利益多种多样,而其中最重要的类型政治的或者组织的冲突和统治。2

马克思、齐美尔和韦伯的思想激发了现代社会冲突理论的发展,20世纪上半叶,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成为社会理论的主流,强调社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对维系社会整合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达伦多夫、科塞尔为代表的社会学家对帕森斯的理论提出了批判,这一阶段也就是冲突理论的繁荣发展阶段,科塞尔将齐美尔的理论加以深入分析,从宏观层面说明了冲突的社会作用,这也是本文研究理论依据。

第三个阶段即延续扩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社会冲突理论变得多样化,领域更加细分,主题也更多样,拉尔夫·达仁道夫在《现代社会冲突》一书中,指出现代的社会冲突是一种应得权利和供给、政治经济、公民权利和经济增长的对抗。”“科林斯的冲突社会学、历史比较社会学中摩尔关于独裁与民主的研究、佩奇的农业革命理论、蒂利的资源动员理论、斯科奇波尔对国家和社会革命的分析等都是冲突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3这个阶段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性别分层、性别不平等、阶级分析等投射了早期冲突理论的影子。

社会冲突的功能视角,于建嵘将社会冲突的功能归结于两类理论传统。一种是以马克思和达伦多夫为代表,强调社会冲突的破坏作用,认为社会冲突是一种功能失调的社会病态象,具有破坏、分裂社会的反功能。另一种以齐美尔和科塞尔为代表,更多注重社会冲突所具有的社会整合作用,认为社会冲突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能够缓解社会系统的压力,具有社会安全阀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功能。4

我国学界近年来,对社会冲突的态度更多还是从尊重其产生的必然性、积极寻求治理措施的视角看待社会冲突,对其的正反面功能研究较少,胡鞍钢在《冲突的社会功能与群体性冲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事件的制度化治理》中提到,对客观存在的社会冲突应纳入常态化的视角进行制度化治理,提出了挫折重组理论,阐析了其在应对和处置群体性冲突事件中的参考作用。

张康之在《在政府的道德化中防止社会冲突》一文中,着眼于社会冲突产生的根源是利益的矛盾,而我国目前绝大多数的社会冲突是由于腐败所直接或间接导致,因此,控制社会冲突实际上也是反腐败,是一个政府道德化的问题。此文中所引用的社会冲突概念比本文广泛得多,其更多地关注了社会冲突与政府治理的联系,希望能够从政府的道德化为基点控制社会突的产生。

对于政府来说,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即为一种政府的公共管理危机,公众也往往认为环境群体性事件和其他群体性事件的共同点便是为社会带来了危机和不稳定。我们不能否认,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爆发使得公众表达利益的成本高昂,削弱了政府以及制度的公信力和合法性,让更多的人争相效仿这种非制度化的激进的利益表达途径等一系列的消极作用,但同时我们应该从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演变趋势看到,社会冲突是在社会变革中无法避免地存在,而社会冲突的良好解决却能够更加迅速地推动社会变革与进步。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和排斥社会冲突的消极影响,而是要从其产生发展过程中,对其持包容开放辩证的态度,使得每一件能推动社会进的事件都发挥最大化的效益。

当然,我们也不能片面的单纯认可环境群体性事件具有的正面功能,矛盾与冲突在所难免,但中国政府与民众在矛盾爆发的转型期积极寻求矛盾的解决与预防,政府与民众双方有效沟通,寻找共识,不仅树立了政府合理解决群体性事件、积极吸纳公众权益的形象,也提升政府的公信力与行政水平。这让我们更加可以相信,社会冲突不可怕,积极解决的社会冲突对于国家、社会的前进具有的正面作用功不可没。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特殊性使得它比其他类别的群体性事件更积极地演变,而本文的另一目的则是透过环境群体性事件,让政府与民众都能看到群体性事件这类社会冲突能够起到的积极作用,希望群体性事件发生时,政府不再规避问题,民众不再恐惧强制力,双方都能够积极寻求共识,进而推动一类事件的解决与演变。 参考文献:

[1][]L·科塞尔著,孙立平等译,社会冲突的功能[M],华夏出版社,1989p16 [2]张卫,当代西方社会冲突理论的形成及发展,世界经济政治论坛,20075 [3]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0p22 [4]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0p27-28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Kb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