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小学生托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欢迎阅读!

浅谈小学生托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作者:肖丙木
来源:《儿童大世界·家庭教育研究》 2019年第10期
衡水市胜利小学 肖丙木
摘要:目前托管班,大体上包括两种形式,一是私人家庭式托管,二是由民办课外辅导机构开办。托管班的积极效果是能够扩展学生课外兴趣,开拓学生视野,同时可以帮助家长解决教养子女的困难。既填充了由于家长工作造成的孩子教育上的时间空缺,又能弥补学校大课堂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的缺陷。但托管班也存在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思想性格存在缺陷、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为更好发挥托管班的效能,政府有关部门要承担起社会管理责任,加强对托管班的管理,同时家长不能放手不管,仍要认真担负起家庭教育的责任。
关键词:小学生托管班现状对策
近年来,以校外辅导为主的培训机构纷纷涌现,名日繁多、鱼龙混杂,家长、学生、学校在取舍之间往往感到无所适从。本文试图以衡水市区的托管班为例,分析托管机构的发展现状、自身优势和缺陷,从而提出托管机构实现良性发展的对策,使其真正成为除家长、学校之外的第三方教育力量。
一、目前衡水市小学生课后托管的现状
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衡水市区小学生的上午放学时问为十点五十分,下午的放学时间是四点五十分。但家长一般要到中午十二点和下午六点才能下班,而下班赶到学校还有一段时问,因此,小学生放学和家长下班之间的时间差就成了学生看护上的“空档期”,成了许多家长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无法按时接孩子放学的家长,要么求助于家里的老人,要么就只好委托私人的辅导机构或托管所帮忙,到学校接孩子。
据笔者了解,目前衡水市的托管班,大体上包括两种形式,一是私人家庭式托管,二是由民办课外辅导机构开办,办班的地点主要分布在居民小区或学校周边。针对私人托管班的问题,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小区里私人开设的托管班几乎都没有资质,收费后也没有任何教育机构的收费凭据或发票,一旦出现问题,责任很难界定。托管班到底是由教育部门管,还是由市场管理部门管,目前也没有一个说法。当前市场管理部门审批项日中也没有专门针对小学生托管班的业务内容,托管班实际上是一个没有相关部门管理的灰色地带。
二、托管班的积极效果
托管班的积极效果是指体制完善、师资优良的托管班所具有的对学生、家长的正面影响。
(一)扩展学生课外兴趣,开拓学生视野
由于多种原因,现在许多学校的课外活动已销声匿迹。这对学生的个性、特长及综合素质的发展极为不利。托管班可以有效弥补这一不足。完善的托管班不仅提供学习辅导,还提供舞蹈、阅览、咨询、乒乓球、动手等课外娱乐活动。
(二)帮助家长解决教养子女的凼难
通过托管班,一是可以帮助家长解决无时间照料子女的问题。由于各小学放学时间基本都很早,以至丁上班的家长们不得不请假来接孩子,这是父母都上班的家庭必然面临同样的问题。
同时,中小学寒暑假期间,谁来照顾孩子,也是让家长头疼的事。托管班为家长解决了上述问题,使得家长能够安心工作。二是可以帮助部分家长解决无能力辅导子女学习的问题。一些家长苦于自己教育背景差,文化程度低,教育能力有限,只能借助托管来代替自己为孩子辅导功课,至少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学校的功课。
总之,托管教育在上述两个方面具备学校大课堂所不及的优势,经过完善和发展,托管教育可以在家长和学校中间担当起教育的第三方力量,既填充了由于家长工作造成的孩子教育上的时间空缺,又能弥补学校大课堂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的缺陷,更好地开拓学生们的视野。
三、托管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习负担过重
孩子在托管班的大部分时问都被用在督促写作业、预习和复习功课上。过重的学习负担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他们很少有时间玩,更没有玩儿的心情和环境。学生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心理空间,也缺乏一个和谐健康、个性化的家庭氛围,时间久了,势必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思想性格存在缺陷
托管学生由于缺少父母亲情,缺少父母正面的教育和引导,性格多表现为任性、冷漠、孤僻,内心承受能力差,做事往往依照自己的性子、自己的价值观来判断,时常会走向极端。尤其是农村的小学托管生,由于缺乏白控力和约束力,缺少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致使亲子关系出现问题。
(三)学习动力不足
托管生在学习中表现为完成作业马虎,学习成绩不理想,经常缺课,甚至旷课外出,从而导致意外发生。有的学生还养成对教师的过分依赖,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的学生被托管以后,心理上产生一种盲目的依赖性,不管自己会不会,凡是看着字多,较难理解的题就不愿意看、不愿意做。在学校学习的过程巾,这些学生往往表现为过分依赖教师的指导,自己不愿多动脑筋。由于学生的作业量较大,作业时间较长,而且内容单调重复,学生厌学情绪随年级的升高呈上升趋势。很多学生感到学习累,心里烦,甚至对某些科目毫无兴趣,对学习知识缺乏热情,学习既不刻苦也不主动;还有的学生会以“头疼”、“肚子疼”等为借口逃避上课:在做作业时,不是找本子就是找铅笔,磨磨蹭蹭,致使孩子的学习效率低下。
四、完善“托管生”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对托管班的管理
教育、卫生、公安消防、公安派出所等部门,可以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社会托管机构的监管。同时落实校外托管机构归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未经审批、不符合设置标准,教师质量低,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校外托管服务机构,应采取联合检查、联合执法的办法予以取缔。在此基础上制定明确可行的托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加强托管教师管理,重视托管教师职业培训,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的通力协作,提高托管班的教育质量,而不是流于形式。
(二)加强家庭教育宣传
在人的一生中,最早接受的是家庭教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出生后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对子女有义不容辞的教养责任。因为父母与子女之问不仅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更有亲密的血缘关系、直接的伦理关系以及生活和经济上的依赖关系。这不仅
受法律的确认和保护,还会产生一种本能的亲切感、依恋感和信任感,增强父母权威的不可抗拒性和子女对家庭教育的可接受性,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性。家庭教育不仅具有权威性,而且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家庭起着抚育、培养与教导子女的重要作用。因此,应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父母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消除个别家庭环境对儿童教育的不良影响,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
(三)全社会都要关心“托管生”
没有信息沟通就没有决策,没有信息沟通就没有组织。政府有关部门要承担起社会管理责任,通过调查摸底,弄清所辖地区“托管生”的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切实解决贫困孩子的实际生活问题,消除孩子学习的后顾之忧。托管班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方法,根据托管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切实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托管班的教师要扮演好托管生长辈的角色,要像父母一样去关爱他们。爱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求,对于巾小学生来说,教师的关爱是先决条件,是接受认可的桥梁。首先进行学习生活的关照,帮助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难题,培养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举办一些活动、比赛,提高学生的独立动手能力,加强师生的感情交流。其次,要在生活上加倍关心他们,让他们体验到人文关怀、集体的温暖。再次,加强对他们的生活指导,帮助托管生学会为人处世,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五、结论
托管生的教育问题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面临的问题,为了使孩子们能够快乐、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学校、家庭必须要共同努力,携手同行。
(责任编辑:晓角)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G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