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完善系统高效的生态制度体系》,欢迎阅读!
![高效,完善,生态,体系,制度](/static/wddqxz/img/rand/big_101.jpg)
完善系统高效的生态制度体系
立足新发展阶段,以促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抓手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生态环境保护注入科技创新动能,构建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全过程生态环境监管体系。落实各类主体责任,形成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性互动、与国际一流生态文明示范区相匹配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一、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创新
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协调机制。区委生态文明委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本区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及重点任务,不断完善“一办六组双主任”工作机制,抓好区域内各项工作的组织落实,各专项小组按照职责分工,抓好本领域的重点工作。建立“年初建账,月度收账、季度查账、年底对账”的运行机制。同时,各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切实形成有效指导、逐级推动、共建共享的工作机制,整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完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体系。按照国家、市级核算要求,制定延庆区GEP核算技术规范、核算说明,搭建自动化核算与管理平台,对全区和各乡镇GEP进行核算,全面掌握生态保护的工作成效、区域间的生态差异及生态系统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将GEP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体系,有效发挥乡镇政府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动形成以生态保护优先、抢抓绿色发展机遇的行动自觉。 二、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
完善以生态环境质量为导向的评价考核体系。强化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导向,推动考评重点向绿色发展和生态建设等高质量发展指标转变。落实党委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重大目标任务部署,逐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的比例。依据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所确定的目标、指标及重点任务,定期进行绩效评估,确保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层层落实。 推进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完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促进地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保护落到实处。推行自然资源资产问责机制,落实领导干部相关责任,对造成巨大损失和恶劣影响的事件,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执法,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保证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执行率。
严格落实评价考核奖惩办法。把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让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由“软约束”变成“硬杠杆”;对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成绩突出的领导干部给予大力表彰。严格实施环境安全责任制,对发生环境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实行严格问责,在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等方面予以“一票否决”。 三、建立健全资源高效利用制度
健全自然资产产权管理和用途管制制度。对管辖区域内水流、森林、山岭、荒地、水域等自然生态要素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明确各类自然资源产权主体权利。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与用途管制制度,明晰各类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边界,全面推进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分质使用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健全生态资源保护制度。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敏感脆弱地区、环境容量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开发措施。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深化多元化生态补偿制度。按照“谁保护、谁受益”原则,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制度。以官厅水
— 1 —
库、密云水库上游流域工程为重点,深化京津冀合作。根据《北京市延庆区生态保护综合补偿办法》,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污染、谁补偿”的原则,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完成年度考核,强化生态补偿资金监管力度。 四、完善生态保护与修复制度
完善自然资源保护与修复制度。严格森林草原资源保护管理,落实“一保二防三提升”林长制要求。加强公益林管护,统筹推进天然林保护。强化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森林经营和退化林修复,提升森林质量。落实部门绿化责任,创新义务植树机制,提高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遵守《湿地保护法》,实行湿地分类管理,规范保护利用行为,建立湿地生态修复机制。
落实生态损害赔偿制度。落实《北京市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实施细则》《北京市延庆区生态损害赔偿实施方案(试行)》,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对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违法违规审批开发利用规划和建设项目,造成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生态严重破坏的,依纪依法严格问责。
闭环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行政执法机关与公安、检察、审判机关健全信息共享、案件移送等制度,完善证据收集、保全、移送标准。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公安机关加强查处侦办,检察机关加大审查起诉力度,审判机关严格依法审判。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排污者阻挠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履职的行为。检察机关加强生态环境检察公益诉讼工作。 五、优化信息公开监督保障制度
强化生态环境监督执法。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态环境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聚焦生态环境质量改善,针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推进基层生态环境管理职责落实,提高基层乡镇生态环境管理水平。
加强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定期发布空气、噪声、水体等环境信息,全面推进排污单位环境信息公开、监管部门环境信息公开,健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保证生态环境信息公开率达100%。
六、推进生态环境应急协同
加强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厘清环境应急管理职责,明确重点区域、流域潜在风险和应对措施,构建环境应急预案动态管理机制,强化环境应急演练。推进环境应急处置规范化建设,加强环境应急队伍和装备专业化配置,构建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环境应急协调联动机制。
落实京津冀协同治理机制。不断完善大气、水、森林防火、自然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等联防联控机制,落实京津冀生态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落实京津冀“十四五”生态环境合作框架协议,加强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流域水源保护联防联控工作,强化规划、标准、执法协同,推动跨区域生态共建、环境共保、成果共享。 七、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健全生态文明建设领导责任体系。实行生态文明建设“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格落实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职责分工。完善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重点,严格督查整改,与中央和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上下联动、有序衔接。
健全环境治理企业责任体系。严格落实排污许可制度,推动排污单位按证排污、持证排污,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完善清洁生产审核管理机制。逐步推行企业环保“领跑者”制度,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节能环保技术改造。做好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开展重点排污企业环境信息公开。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F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