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8月福师离线作业 《心理学》期末试卷A试题及答案

2023-03-19 08:36: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0.8月福师离线作业 《心理学》期末试卷A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期末,心理学,试卷,试题,作业
《心理学》期末试卷A



一、试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教学含义(50分)。

答: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教学含义,换句话说就是在不同的阶段进行不同的活动来达到学生知识建构,如以下几点: (一)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02岁,这个时期在认知发展上属于感知运动时期,就道德发展而言,则属于道德情感萌生阶段。

267岁,这个时期在认知发展上属于前运算时期,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最初阶段,可称作道德的“他律”阶段。“他律”是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守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制约和支配。

671112岁,这个时期属于具体运算阶段,在道德发展上,则是属于“自律”阶段。

11121415岁,这个时期属于形式运算阶段,在道德的发展上,则属于“公道”阶段。

(二)皮亚杰道德教育理论主要特点

1.肯定了儿童认知发展是其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皮亚杰看来,无论是儿童道德判断、道德情感,还是对道德规则的学习和理解都要受到认知水平的制约。

2.丰富和发展了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并确定了教育的适当作用。他指出: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是一个不可跳跃的和不可逆的连续过程,把这一过程概括为“自爱——他律——自律——公道”等阶段,并对各阶段道德发展作了详细论证。

将皮亚杰有关理论引申到道德教育上,具有多方面的指导意义。

第一,儿童道德认识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作为教育者应很好地理解儿童,努力使德育内容适合儿童的认识水平,不能超越发展阶段对儿童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

第二,发展智力是提高儿童道德认识的必要条件; 第三,发展自我评价能力是提高道德认识的一个重要方面。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除可以给人们以极大的启示外,也存在着某些不足: 1)偏重从认知发展的角度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但忽视道德行为,特别是良好的习惯行为在德育中的意义。

2)忽视了不断变化或不同背景下的社会道德标准对形成儿童道德判断的影响。




二、试述如何根据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50分)

答: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根据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1.深度加工材料。

所谓深度加工,是指通过将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人们在获取信息时对它进行深度加工,信息的保持效果就可得到提高,并有利于信息的提取。 2.有效运用记忆。

记忆术是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策略。记忆术有:寻找记忆材料的规律;做一定的归类和整理;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记忆;将零散的材料用一定的方法串联起来展开想象等。 3.进行组块化编码。

所谓组块,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组块可以是一个字母、一个数字、一个单词、一词组甚至一个句子。组块的方式主要依赖于人的过去知识经验 4.适当过度学习

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 5.合理进行复习。

首先及时复习,即根据遗忘曲线的原理在所学习的知识大面积遗忘之前进行复习;其次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如把一个材料分成若干小块材料;再次反复阅读与尝试背诵相结合,如适当地考一考自己;最后,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6t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