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动画电影赏析

2022-08-25 23:42: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水墨动画电影赏析》,欢迎阅读!
水墨,赏析,动画,电影
201511260117 世界动画电影发展史 韩聪宇

简析水墨动画电影

——中国学派的特色动画电影

(政府管理学 2015 韩聪宇)

要:本文通过介绍中国水墨动画电影的起源与发展,使读者对水墨动画

电影的现状有一个大致了解,然后以《小蝌蚪找妈妈》《牧笛》《鹿铃》《鹬蚌相争》和《山水情》五部水墨动画电影为例,说明水墨动画电影在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特点,并对其局限性进行说明,以使读者对中国水墨动画电影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与认识。

关键词:水墨动画电影 中国学派 起源 发展 特点

一、水墨动画电影的起源与发展

(一)水墨动画电影的开端

1960年,水墨动画片正式诞生。水墨动画片的出现得益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核心人员的不断创新以及全体工作人员所投入的巨大的努力与一次又一次不断的尝试。而阿达、段孝萱、钱家俊和特伟则是在水墨动画电影发展历程中的开拓者与开辟者,正是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实践与尝试,理论知识和多年以来不断积攒的经验融于关于水墨动画电影的实现与改进的奇思妙想之中,才使得水墨动画电影能够成形并且不断发展,最终登上世界舞台,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电影,能够真正代表中国特色文化展现中国水墨风采的动画电影。

(二)水墨动画电影的发展

1. 萌芽期

水墨动画电影的萌芽期是在50年代后期,在这个时期,人们意识到水墨动画与其他的常规动画是不同的,水墨有晕染、存在虚实的变化,而这是不能通过普通的“单线平涂”工艺实现的[1]。因此,各个背景设计师和摄影师等相关从业人员都进行了各种尝试,最后,阿达和段孝萱的黑白片段实验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并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与肯定。

2. 成长期

水墨动画的成长期是在60年代,在这个时期世界前两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和《牧笛》诞生了。《小蝌蚪找妈妈》以齐白石先生的画为蓝本,以旁白的形式,结合影片动画效果将故事娓娓道来。而《牧笛》则以李可染先生的名画《牧童与牛》为蓝本,借用南方民乐笛子曲调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情绪的描绘起到了烘托的效果[2]。影片中,动画效果虽不如现代动画电影,但是对于整体意境的表现以及故事情节的叙述还是超越了当时大多数的动画电影。


201511260117 世界动画电影发展史 韩聪宇

3.繁荣期

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水墨动画电影的快速发展被打断,甚至对其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打击与破坏。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水墨动画在美影厂的继续试验中再次复活,并且迎来第二次的快速发展,即繁荣期。在该时期内,《鹿铃》《鹬蚌相争》和《山水情》走入人们视野。这三部电影在水墨技法以及场面的描画上都更加的细腻生动,除此之外,《鹬蚌相争》使用了剪纸片的拉毛新工艺,从而使得制作出的人物有强烈的质感与墨象之美[3]《山水情》在“师生惜别”这一部分,采用了画家现场作画,摄影师现场拍摄的方法,并与动画镜头合成,使本片具有令人惊叹的画面层次感与节奏感[4],最后使用回忆的手法,表现出师生之间浓厚的师生情。

二、水墨动画电影的特点

(一)背景音乐

在水墨动画电影中选用的背景音乐大都是以古琴、笛子等中国传统的乐器为主进行演奏的。这样不仅能够抒发人物情感、推动情节发展、烘托氛围特征,还体现出了浓浓的中国传统特色,体现出的是一种中国的文化与气质。比如,在《山水情》之中,以悠扬的琴音为背音乐配以时浓时淡的水墨场景,给人一种清净闲雅之感,而这是中国水墨画和中国传统古乐所独有的,是区别于西方美术与音乐的。

(二)构图、留白与色彩

由于水墨动画电影本就是由中国的水墨画所发展得到的,因此水墨动画的构图与色彩方面也与水墨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1 留白示意图



以上图为例,这是《山水情》中的一帧,其实也相当于一幅简单意义上的水墨画,附有水墨的部分仅占整幅图的一半不到,剩余的部分均为留白。这种构图方式,使得观者有无穷的想象空间。就这幅图来讲,留白部分可能是无边的江水,不时略过三三两两的飞鸟,从而在有限的画面中描画出无穷的意象。

而在色彩方面,由于水墨画均使用较为素雅的颜色,即使是彩墨画,使用的除黑白以外的色彩也总是很浅淡,因此,水墨动画电影给观者的总体感觉也是清雅脱俗的。尤其是水墨山水部分,总给人一种浩渺远阔之感,这是中国所特有的艺术文化


201511260117 世界动画电影发展史 韩聪宇

(三)形象刻画

由于水墨动画电影是承于水墨画的,因此,水墨动画电影中的各个形象,不论是人物还是物品等,在描画的时候都是没有轮廓线的,是由水墨在宣纸上晕染而成的,这样看来,动画电影中的形象更加栩栩如生。除此之外,水墨动画电影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比如,《牧笛》中吹着笛子的牧童以及《山水情》中衣袂飘飘的琴者,都属于中国传统的人物形象,使得水墨动画电影的中国色彩更加浓烈。

(四)意象与电影立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意象是尤其重要的事物。不论是在古诗中还是在水墨画中,意象的合理利用总是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以《山水情》为例,其中出现的两只翱翔于天际的老鹰便有志存高远之意,而古琴便有传统文化的寓意,因此,琴者将古琴赠予渔家少年便象征着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这样的表现手法是符合中国一直以来含蓄内敛的文化的,这也正是中国特色在水墨动画中的又一体现。

三、水墨动画电影的局限性

水墨动画电影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结晶,虽然相较西方动画电影有众多优势,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与不足之处。

首先,其对真实场景的还原与刻画不足。因为水墨动画是继承了水墨画的特色,因此,散点透视、空间布白、以形写神和笔情墨趣是它的特点[5]。除此之外,水墨画本就给人一种淡雅闲适之感,因此在电影制作中,会尽可能避免一些有激烈动作性的场面。所以,其对真实场景的描画不足。

而且,由于水墨画本身的特点,我们很容易可以得知,水墨动画的故事情节并不能过于跌宕起伏,否则,故事情节与水墨画本身描画特色带给观者的心境便会有冲突与矛盾,这样,观影效果也会很差。可是,故事情节若不能跌宕起伏,就代表着电影的戏剧性不强,过于平铺直叙,这样影片给观者的整体思想冲击又不强。但是,这是受限于水墨电影这一表现形式的,是不可改变的。

四、结语

水墨动画电影是中国动画电影的一大特色,可是由于其观影体验过于平淡,相较于西方夸张而写实的动画电影在观众中的流行程度并不高。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想要拍出一部水动画电影是要付出极高的成本的,制作过程繁杂而耗时,而之所以水墨动画电影能在中国出现并不断发展,这正体现出中国电影人的耐性与毅力。因此,中国水墨动画电影不仅仅中国动画电影中的一个流派,更是中国人一种精神与意志力的体现,值得我们传承与发扬!

五、参考文献



[1] [3]

张丽. 水墨动画的意境及其语言局限性[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05):21-30+105.

[2] http://news.artron.net/20101011/n127502.html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9j-UewN96w1TaRDmLNtPwkFFm4EWG0LM7GKS8FK-_Xd1wLso1LHHkNfY4g0PPke8LFWCgqN_nJX9zSqV23qCox5CuLrcwfZ1pGcZ5ED6TXN_uTIEBnhHVXglOHINJLv_

[4] http://www.peoplearts.cn/News/News_37534.html

[5] 张丽. 水墨动画的意境及其语言局限性[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05):21-30+105.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1y.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