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小议》,欢迎阅读!

“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小议
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是修辞的两大手法,积极修辞积极地随情应景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极尽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使所说所写呈现出形象性﹑具体性和体验性。如唐杜甫《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不说车行、马嘶,而说“车辚辚,马萧萧”,就是运用了积极修辞的手法。
修辞学上各种辞格,都是积极修辞的方法。积极修辞指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运用各种语文材料,极力使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富有感人力量的修辞方法。积极修辞不仅要使人理会,还要使人感动。要求语言不仅意思准确、明白,而且还要形象、生动、活泼。根据表达的需要,它可以运用各种语文材料,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加强表达效果。积极修辞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包括选词、炼句、各种辞格以及谋篇布局等。积极修辞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它主要适用于文艺语体、政论语体和一般的交谈中。
无论写人、记事、议论、抒情,都能运用。消极修辞同积极修辞是同时萌芽和发展的。消极修辞同积极修辞的不同特征和作用,早就在历史上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和争论。到了宋、金、元时代,李耆卿的《文章精义》、洪迈的《容斋随笔》、韩子苍的《陵阳室中语》、王若虚的《滹南遗老集》等著述,曾明确论及这两大修辞手法的分野问题。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对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的区别和联系,消极修辞的纲领和标准,都作了科学的论述。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们既各独立,又互相依存;既各有所用,又
不能截然分开。以使人理会为目的的语言,明白为上,但也需避免枯燥;以使人感受为目的语言,形象生动为好,但也需以准确为前提。而且,有时在同一修辞活动中,二者是融为一体的,没有必要也不能够将它们分别开。由此可见,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的最根本不同在于目的不同,前者是用于表达情感,而后者是为说理。
从应用的范围来看,“积极修辞常用于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消极修辞常用于科技,法律,公文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uG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