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克莫司治疗外阴白斑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3-01-08 22:52:5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他克莫司治疗外阴白斑的临床疗效观察》,欢迎阅读!
外阴白斑,疗效,临床,观察,治疗
他克莫司治疗外阴白斑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外用他克莫司治疗外阴白斑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32例外阴白斑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6例。两组均给予曲安奈德5mg1次/周皮下注射,46次为疗程。治疗组同时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每日2次。治疗后36个月随访局部皮颜色,搔痒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愈6例,显效8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5例,总有效率50.0%,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外用他克莫司可有效的治疗外阴白斑,方法简便,无明显并发症出现,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外阴白斑 他克莫司 曲安奈德

外阴白斑是指女性外阴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由于目前该病的确切病因不明,临床治疗本病无特效药物,既往选用小剂量激素皮下注射,治疗效果一般。本文中应用外用他克莫司软膏合并曲安奈德皮下注射治疗外阴白斑16例,并与对照组作了比较,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32例患者均系我院20101月~201112月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全部病例均经过外阴活检病理确诊,其中治疗组16例,年龄1369岁,平均33.0岁;对照组16例,年龄1572岁,平均30.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理分型、年龄分布、瘙痒症状持续时间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分为增生型营养不良、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和混合型3[1]。增生型营养不良表现为外阴奇痒,病变范围不一。主要波及大阴唇,阴唇两侧,阴蒂包皮和后联合处,多呈对称性。病变皮肤有皲裂、鳞屑、湿疹样改变,颜色粉红或暗红。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发痒症状较增生型为轻。病变累及外阴皮肤,黏膜和肛周皮肤。皮肤变得干躁、易皲裂,失去弹性,阴蒂萎缩,与包皮粘连,小阴唇平坦、消失,阴道口挛缩,狭窄,晚期出现性交困难。混合型主要表现为菲薄的外阴发白区,在其范围内或临近部位伴有局灶性皮肤增厚或隆起。 1.3 病理变化

增生型营养不良表现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上皮嵴向下延伸。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表现为表皮角化过度及有角栓,表皮萎缩伴基底细胞液化变性,黑素细胞减少,上皮嵴变钝或消失。真皮浅层胶原纤维均质化,真皮中层有淋巴细胞浸润带。混合型同时有上述两种类型病变存在[1] 1.4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曲安奈德5mg1%复方利多卡因5ml1次/周皮下注射,46次为一疗程。治疗组同时外用他克莫司软膏,商品名:普特彼,安斯泰来制药

(中国)有限公司(美国),每日2次。所有患者均在门诊定期随访36个月,观察局部皮肤颜色,瘙痒症状改善情况。 1.5疗效判定

治愈:自觉症状消失,外阴皮肤黏膜弹性及色素基本恢复正常或色素恢复90以上,皲裂溃疡愈合,萎缩停止或有新生。显效:自觉症状消失,病变恢复50或有花斑状、弹性明显好转,皲裂及溃疡愈合,萎缩停止。好转:瘙痒缓解,或是有出现,病变区缩小,色素及弹性好转,萎缩停止。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痊愈与显效合计计算总有效率。


1.6统计学方法

设计治疗观察表,由专人逐日统计,均数以x-±s表示,两组间构成比采用x2检验,两组间的均数比较按t检验。 2 治疗结果

2.1结果 治疗后36个月随访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6例,显效8例,好转1例,其中增生型5例,治愈1例,显效3例,好转1例;硬化苔藓型9例,治5例,显效4例。混合型2例,显效1例,无效1例。3种病理类型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临床治愈3例,显效5例,好转5例,其中增生型6例,治愈1例,显效2例,好转2例,无效1例;硬化答藓型7例,治愈1例,显效3例,好转2例,无效1例。混合型3例,治愈1例,好转1例,无1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见表1 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两组比较x2=5.24, P<0.05

2.2不良反应 治疗组中只有5例用药部位出现烧灼感、刺痛感,一周后恢复正常。 3 讨论

外阴白斑是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病程长,病变皮肤瘙痒、粘连、萎缩等临床症状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本病病因、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尚无特效及完全治愈的方法。近些年皮肤作为免疫器官这一观念深入人心,使得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临床上一些通过改善局部免疫的治疗方法也取得一定效果[2,4]。目前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控制瘙痒症状、改善局部病变、防止其发展。

曲安奈德是中效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及抗过敏作用。其抗炎及抗过敏作用较强且较持久,能稳定溶酶体膜,防止溶酶体的释放,干扰补体激活,减少炎性介质的产生,降低毛细血管壁及细胞膜的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抑制组织胺及其他毒性物质的形成与释放,故可控制瘙痒,能抑制结缔组织的增生,并使皮肤的蛋白分解增强,从而使增厚的皮肤逐渐变薄[5]。其水钠潴留作用微弱,抗炎作用可持续23周,68次为1疗程,总剂量可达160mg,可取得良好效果。曲安奈德局部注射的剂量小,时间短,不良反应亦少,仅少数报道月经紊乱、局部肌肉萎缩、失眠及颜面疮疤样皮疹以及过敏[6]。本治疗组患者无一例发生上述并发症,考虑与单次用药作用时间短有关。外阴白斑的病理改病变主要在表皮及真皮层,上皮过度增生和萎缩的本质是表皮、真皮代谢失衡,外阴白斑与细胞增生异常有一定关系。外阴组织结构特殊,皮肤薄弱,局部封闭如过于表浅,会产生表皮水肿进药数量有限。因此,注射宜在真皮层。神经末梢分布丰富且对外界刺激敏感部位如阴蒂及其周围组织以及大阴唇下段、会阴皮肤厚而韧的部位,进针困难,推注不易,多不选为进针部位。小阴唇及阴唇沟组织柔软,进针顺畅痛苦小,可作为首选进针部位,针头选择可跟据病变范围大小而选择,一般以4.56.5号为宜,过小推注范围小且针头过软不宜通过厚韧组织,过大则疼痛明显且进针处不易止血。

他克莫司是从链霉菌产物中提取的到的一种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其分子量较环孢素小,但免疫活性是环孢素的10100倍。他克莫司最早用于器官移植,后来发现它对多种免疫相关疾病有效。且局部外用较环孢素具有更好的透皮性。他克莫司软膏已被批准短期或以长期间歇性给药方案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除此之外,它还被用于其它皮肤科疾病治疗。淋巴细胞是


他克莫司作用的主要靶细胞,通过抑制早期淋巴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T巴细胞的免疫活性。他克莫司首先与胞内的特异性受体(FKBP)结合,形成一个FKBP-12复合物,抑制钙调磷酸酶的活化,抑制神经钙蛋白去磷酸,阻止激活的T淋巴细胞胞浆中的核因子亚单位转位至细胞核内形成具有转录活性的复合物,干扰基因转录的主要核因子(NF-AT)的组装,使细胞因子和-2-3-4、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受到阻遏。由此在细胞发育早期即干扰T淋巴细胞的活性,抑制机体的细胞免疫[7]。另外,他克莫司还能抑制皮肤朗格汉斯细胞的作用以及肥大细胞介导的释放组胺的作用[8,9]。与皮质类固醇相比,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同样有效,安全性更佳,主要不良反应是用药部位出现烧灼感、刺痛和暂时性红斑症状。有数据显示,Netherton氏综合征或其它皮肤屏障功能遭到破坏的皮肤病患者广泛应用他克莫司软膏后的血药浓度可能会增加[10]。所以,对外用他克莫司造成的全身性吸收也需要提高警惕,尽管这一问题还没有得到确认。总的来说,他克莫司外用治疗皮肤疾病是安全、有效的。本组观察进一步证实,即使长期使用他克莫司也是安全的,我们连续应用他克莫司达3个月以上,没有1例出现副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外用他克莫司可有效的治疗外阴白斑,方法简便,无明显并发症出现,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赵辨,主编.临床皮肤病学.3,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1101

[2] Key RAFoster DCWoodruff JD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triameinolone aeetonid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vulvar pruritus[J]Am J Obstet Gyneeol1993169(3)568570 [3] Mazdisnian FDegregorio FMazdisnian Fet a1Intralesional injection of triameinolone in the treatment of lichenselerosus[J]Reprod Med199944(4)332334

[4] Katz SI,曹碧兰.皮肤作为免疫器官[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19873(J0)1l13 [5] 潘振球,裴的善.曲安奈德局部注射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医生,200331(12)2122

[6] 杜家杰,陈军秀,陈砚香.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皮肤病590例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0937(8)6263

[7] Carroll CL,Fleischer AS Jr.Tacrolimus ointment:The treatment of atopic dermatitis ahd other inflammatory cutaneous disease [J].Expert Opin Pharmacother,2004,5(10):2127-2137.

[8] Wollenberg A,Sharma S,von Bunnoff D,et al.Topieal tacrolimus (FK 506) leads to profound phenotypic and functional alterations of epidermal antigen-presenting dendritic cells in atopic dermatitis[J].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1,107(3):519-525.

[9] Inoue T,Katoh N,Kishimoto S.Prolonged topical application of tacrotimus inhibits immediate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s by reducing deganulation of mast cells[J].Acta Derm Venereol,2006,86(1):13-16.

[10] Allen A,Siegfried E,Silverman R,et al.Signficant absorption of topical tacrolimus in 3 patients with Netherton Syndrome[J].Arch Dermatol,2001,137(6):747-750.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tb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