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故事大道理广播稿精编版》,欢迎阅读!
![广播稿,精编,大道理,故事](/static/wddqxz/img/rand/big_86.jpg)
……………………………………………………………最新资料推荐…………………………………………………
第二周
A: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 B用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奏响时代的强音。 A当我们抛弃了迷茫,把握了航向。
B当我们共同努力,不懈地摇桨,和谐校园的乐章终将奏响。欢迎收听红领巾广播站! A大家好,我是主持人刘馨蔓。 B我是主持人徐冰玉。
A人们经常满怀敌意地对待时间。因为空间、物质——这些东西都能以某种方式加以驯服,时间却始终那么放荡不羁。
B柳比歇夫是苏联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他的学问博大精深,知识面之广难以估量。尤其惊人的是,直到82岁去世,他的工作精力和思维效率有增无减。柳比歇夫一生做了那么多事,产生了那么多思想的火花,究竟是用什么方法达到的呢?
A柳比歇夫想方设法利用每一分钟,利用任何“时间下脚料”:每次散步,他都用来捕捉昆虫;在那些废话连篇的会议上,他验算习题;他规定,短距离,如二三公里路,最好步行,省得为了等车浪费时间,何况步行还有一个好处——反正每天需要散步。对“时间下脚料”的利用,他考虑得极其周全。诚然,柳比歇夫的方法可以节约时间,但不能增加额外的时间;这件事的关键并不在“量”上,而在于他的时间拥有较常人更高的“质”。他的实践表明:原来,人的一生完全不像我们通常认为的那么短暂。
B反过来讲,如果我们自己慢慢吞吞,那么生活就不等人。 很多人好像只能利用经过精选的时间。他们记得的只是一生中最精彩的时刻。半个小时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他们只承认整段整段的时间,只承认不受客观环境和偶然事件干扰的大段时间。仿佛只有在这样的时间里,他们才打算大显身手。短一点的时间,他们马上会借口外界干扰、借口客观条件而认为不能专心做事。是啊,把责任往它们身上推,是多么轻而易举啊!
A谁都没注意到,这些借口是怎样削弱和腐蚀灵魂的。我有个朋友,本来是蛮不错的科学家,职务确实剥夺了他很多时间,但久而久之,他就习惯了客观情况的制约。他也曾幻想能摆脱出来,经常说,“到了那个时候,我就要大干自己心爱的工作了”。多少年后,他终于摆脱出来了,但很快发现,自己已经完全丧失了动力。
B所以,同学们,我们要明白,越是积极主动地利用时间,人的一生就越充实;那些总在抱怨时间不够用的,则往往沦为拖延症的牺牲品。
A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时间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希望同学们一定要珍惜时间,让我们下次再见!拜拜!
1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t3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