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022-11-05 19:38: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欢迎阅读!
自学,培养,能力,如何,学生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大纲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要教给学生一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一、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仅仅让教师有学生是主体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加强教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



儿童刚入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应该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随着年龄不断增大,教师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不断明白:自己还要做什么,还有什么也是自己的事。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增强自己的独立性。



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学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建立起来的。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多鼓励,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并让学生说说是从何想起的、怎么想的,鼓励学生不懂就问。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浓了。



三、精心设计学习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因此,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尤为重要。教师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依据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是以学为主体的主导的原则,按儿童学习语文的认识规设计教学过程。做到该扶则扶,该放当放。



1与旧知识紧密相连的新知识,教师基本不讲。要在强化旧知识的前提下,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运用知识的正迁移,通过旧知识,顺利掌握新知识。教师只需在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架起一座能让学生自己通过的桥梁。如在课文《高大的皂荚树》中,皂荚树春天自己淋着给我们挡雨;夏天自己晒着给我们遮阴;秋天牺牲自己给我们去污;冬天燃烧自己给我们取暖。这样让学生明白皂荚树一年四季给同学们带来方便,从而受到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教育






2、练习、复习课,要引导学生善于提问题,要在他们脑海中印有不断的什么,教师就应该对学生提出还有什么不懂,旨在质疑问难。以还想知道什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并鼓励他们积极动脑,学生学得就很愉快了。



四、渗透和指导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身示范,明确要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学习方法。教师还要注意进行学法交流,对做一道题,学一段内容,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学生自学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培养自学的习惯

在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方面应以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为主要目标。美国心理学家赫尔认为:习惯不巩固,学习等于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这些话充分阐明了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的重大作用。我认为,应主要培养学生以下几种自学习惯。



1、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小学生的工具书主要是字典、词典,它们是孩子无声的老师。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就要及时地查阅字典词典,借助这些工具书,自己弄懂字词的意思。养成查字典、词典的好习惯,能避免读错字、写错字、望文生义等不良倾向,确保知识掌握的正确性。



2、认真阅读的习惯。阅读,一般指看作者用书面语言写出来的文章,阅读的核心是理解意义,即理解文章所反映的客观事物,获取作者传递的信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而这些都是以记录语言的书面符号为载体的。因此,阅读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潜心思考,透过符号理解意义。那种有口无心式地阅读是不能达到阅读目的的。认真阅读必须做到四到即心到、眼到、口到、手到。以心到为核心,四者协调,共同作用,促进对文章正确地理解,深入地领会。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首先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敢问传统教学总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久而久之,学生思维容易处于被动,受到压抑,产生一种上课就是答问的定势。要使教师的逐步过渡到学生的,这就要求教师激发学生提问的勇气,为他们创造研究探讨的自由天地,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其次,要紧扣教材训练学生会问善问。有些教师担心学生不会提乱提提不好,影响课堂教学进度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因而限制学生提问。其实,只要紧扣教材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质疑问难的训练,学生是能达到善问,从而形成独立的质疑问难能力的。以审题为例,有的教师这样训练:1.指导学生抓课题的重点词语提问。如《飞夺泸定桥》的,为什么要夺?怎样夺的?前为什么还要加上?学完《草船借箭》后,再来看题,为什么是而不是2.抓课题中的标点符号提问。你们相错了课题为什么要加引号?你们在想什么?为什么想错了?3.抓事物之间的关系




提问。如《小虫和大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些疑问,或能帮助理清文章思路,或明了写作特点,或紧扣课文重点,或直扑文章中心,这些提问既调动学生积极性,也锻炼思维能力,经过这样长期训练和引导,不会提提不好顾虑没有了,乱提也就渐渐纳入预定的教学轨道。课堂教学不是更有质量和效率吗?



4、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完成作业是知识应用的一种形式。它对于学生学习有着重要意义:它能提高和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水平和巩固程度,它能促使所获得的知识通过形成技能而转化为能力,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以学生为本,努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情高涨地自己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拓展知识,学生才能不断独立,不断自主地学习新知。也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mR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