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着“扶贫牛”走上“致富路”——记省委宣传部驻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吉上村工作队

2022-12-25 21:20: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牵着“扶贫牛”走上“致富路”——记省委宣传部驻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吉上村工作队》,欢迎阅读!
上村,围场,蒙古族,满族,宣传部
牵着“扶贫牛”走上“致富路”——记省委宣传部驻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吉上村工作

作者:石锐利

来源:《共产党员·下半月》 2020年第6



文/石锐利

“这几天一定要把母牛喂好,营养跟上,随时关注母牛的状况。”最近,在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吉上村,省委宣传部驻村工作队在入户走访时,因为脱贫户苏其国家的母牛快生牛犊了,所以特意叮嘱他要好好照看这个“宝贝”。

脱贫户苏其国和兄弟苏其昌之前都是贫困户,驻村工作队通过委托他们养殖“扶贫牛”,不仅增加了收益,还解决了家门口就业的问题。

“扶贫牛”带来新希望

吉上村位于围场西南部的吉布汰沟深处,距县城15公里,辖20个自然村14个居民组,共436户、1168人。地势高、山场大,水浇地仅有150亩。人均收入低、基础设施差,是河北省206个深度贫困村之一。20183月,按照省委统一安排,省委宣传部李元生、安宝发和燕山大学李朋3名同志到吉上村开展驻村帮扶。

“一定要让乡亲们早日摘掉‘穷’帽子!”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的工作要求,工作队一进村就逐户进行细致走访,寻找脱贫致富的门路。通过走访调研工作队发现,产业基础薄弱是影响村民脱贫的关键因素。为此,驻村工作队把产业扶贫作为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

工作队在走访中了解到吉上村有肉牛养殖的传统,一些村民家中养殖肉牛,收入可观。一头牛一年多能出栏,保守估计每头能卖到1.2-1.5万元,除去成本,每头牛年纯收入可达1元。很多贫困户也愿意养殖,只是由于启动资金较大,难以负担。针对这种情况,驻村工作召开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养殖大户座谈会,商议实施“扶贫牛”项目的可行性。科学分析论证,工作队认为在吉上村实施“扶贫牛”项目可操作性强、后续效益高,对群众脱贫作用大。随后,工作队与村“两委”制定了《吉上村“扶贫牛”养殖项目实施方案》,积极向省委宣传部和围场县乡领导汇报,多方争取支持,筹措产业帮扶资金,通过采购“扶贫牛”委托给贫困户养殖,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发展养殖启动难的问题,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找到了出路。

“扶贫牛”引入新模式

为了让贫困户能够充分了解“扶贫牛”项目的好处,工作队将养殖项目方案制作成明白纸,在全村特别是在贫困户中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发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扶贫牛”项目帮扶对象为全村97户贫困户,对有意愿和能力的贫困户,村委会采购单价9000元的“扶贫牛”委托其养殖,并开展养殖技术、病害防治指导。5年后村委会收回购牛成本款,“扶贫牛”所有权归贫困户。委托养殖期间,一切养殖收益归贫困户。对无力养殖的贫困户,可自行选择有能力且诚信可靠的养殖户代购代养,一切养殖收益归代养人所有,代养人则须每年向贫困户支付不少于购牛成本款10%的分红,连续支付5年,每户预计收入可达4500元。




通过宣传和发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20191月,工作队与村干部通过多种方式帮助贫困户采购“扶贫牛”。看着家里突然添加了“大物件”,贫困户喜上眉梢,“只要把牛养好了,就能挣上钱,我们家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在那个寒冬腊月,“扶贫牛”让这个小山村热闹了起来,贫困群众看到了增收脱贫的希望。

“扶贫牛”成为“致富牛”

自从实施了“扶贫牛”项目,驻村工作队每到贫困户家中走访,都会“看望关照”其家里的牛,询问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草料供应、市场行情等情况,“扶贫牛”成为工作队与贫困群众拉近距离、增进感情的纽带。

在“扶贫牛”委托养殖模式的带动下,全村97户贫困户中,“扶贫牛”项目自养户60户,代养户37户。一年多来,自养户中已有43户的“扶贫牛”陆续产下牛犊,预计5年内可获肉6-8头,价值10万元以上。“扶贫牛”项目使28户贫困户从无到有建立了自己的养殖产业,32户贫困户发展壮大了自己的养殖产业,由“输血”变为“造血”,使贫困群众持续稳定脱贫有了保障。“扶贫牛”项目直接或间接惠及全村一半以上的人口,夯实了吉上村的主导产业,使肉牛养殖逐步走向规模化、规范化,激发了贫困群众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吉上村的“扶贫牛”产业项目,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深层次地改变了农业生产与当地生态禀赋的关系。“扶贫牛”养殖产业改善了吉上村的种植结构,使青储种植规模化,提高了经济效益。养殖的牲畜粪便还田,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实现了资源化利用,有力助推了吉上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扶贫牛”项目为吉上村探索出一条名副其实的绿色生态扶贫路。

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吉上村贫困发生率由20.5%降至0.17%2019年底实现整村脱贫出列,面貌焕然一新。全村通组道路硬化亮化全覆盖,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题。开展绿化美化行动,配置垃圾车定期清理垃圾,村庄环境干净整洁。着眼良好的生态资源,还鼓励扶持村民办起了农家院。通过先进人物评选表彰、文化下乡等,在全村形成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如今的吉上村成为了产业格局清晰、村容村貌整洁、乡风文明和谐的“明星村”。

省委宣传部驻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吉上村第一书记李元生说:“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们工作队将继续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实现人居环境和精神文明‘双提升’,努力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打好收官之战。”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mO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