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泉》白居易

2023-04-24 00:48:4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白云泉》白居易》,欢迎阅读!
白居易,云泉
《白云泉》白居易

白云泉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白居易诗鉴赏: “天平山上白云泉 ”,起句即点出吴中的奇山丽水、风景形胜的精华所在。天平山在西二十里。 “此山在吴中最为崷崪高耸,一峰端正特立 ”, “ 巍然特出,群峰拱揖 ”, 岩石峻峭。山上青松郁郁葱葱。山腰依崖建有亭, “亭侧清泉,泠泠不竭,所谓白云泉也 ”,号称 “吴中第一水 ”,泉水清冽而晶莹, “自白乐天题以绝 ”, “名遂显于世 ”。 然而,这一奇山秀水的优美景色在诗人眼帘中却是: “云自无心水自闲 ”。白云闲逸地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自由流淌,从容自得。诗人无意描绘天平山的巍峨高耸和吴中第一水的清澄透澈,却着力刻划 “云无心以出岫 ”的境界,表现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清静雅致的神态。句中连用两个 “自字, ”突出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自得自乐,逍遥而惬意。这里移情入景,景中寓情, “云自无心水自闲 ”,实为诗人思想感情的自我写照。唐敬宗宝历元年( 825)二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期间,政务十分繁忙琐碎, “清旦方堆案,黄 ·3636 ·《唐诗鉴赏大典》始退公。可怜朝暮景,消在两衙中 ”(《秋寄微之十二韵》),颇受拘束。面对闲适的白云与泉水,想到自己 “心为形 ”的情状,不禁产生羡慕的心情,一种清静无为、与世无争的思想便油





然而生: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问清清的白云泉水,何必向山下奔腾飞泻而去,给纷扰的人世增添波折!自元和十年(815)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后,济世的抱负和斗争的锐气渐渐减少,而 “知足保和 ”、独善其身的思想却越来越强。在苏州刺史任上,他深深感到 “公私颇多事,衰惫殊少欢。迎送宾客懒,鞭笞黎庶难 ”(《自咏》),渴望能早日摆脱凡俗之世的纷扰。结尾两句流露出 “既无可恋者,何以不休官 ”的情绪,突出反映了诗人随遇而安、出世归隐的思想,展现了诗人后期人生观的一个侧面。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诗人并不注重用浓墨重彩描绘天平山上的风光,而是着意摹画白云与泉水的神态,赋予它们人的性格,使它充满生机、活力,点染着诗人自己闲逸的感情,给人一种饶有风趣清新感。诗人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 “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 ”,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诗的风格平淡浑朴,清代田雯谓 “乐天诗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 ”(《古欢堂集》)这首七绝正体现了这一特征。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eo4.html

相关推荐